核心提示:湖北宜昌長陽資丘市場主體助推生豬產業的發展,當地生豬養殖呈蓬勃之勢,詳情見下文。豬e網訊:7月22日,筆者在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資丘鎮何家慶生豬養殖場”看到,這座總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的生豬養殖場,由五棟獨立的豬舍組成。
在其中一豬舍中,筆者看到,130頭母豬均“有孕”在身,隨著“開飯”時間的到來,它們紛紛起身拱開飼料桶下的開關進食,渴了就走到墻邊的自動飲水裝置前吮吸。這是該鎮培育市場主體,激活民間資本投資興建的現代生豬養殖場之一。當我們把鏡頭移向柿貝村李庭豐“萬頭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同樣是一股濃濃的現代養殖氣息。這座養殖場也由母豬舍、育肥舍,配套有沼氣池、發酵池、蓄水池。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室內自動通風和自動控溫設施。據該鎮生豬養殖大戶何家慶介紹,資丘的本土生豬,大都是雜交豬,體胖、肉肥在外不好賣,同等價格總是比陜西、湖南等地的每斤要便宜5角錢,一頭豬就要減少收入100多元。
怎樣才能提高本土生豬的效益最大化?何家慶經長期的市場探索,品種改良成為他的首選課題。2012年,他投資200多萬元,興建起生豬養殖場,引進了130頭母豬和3頭公豬,以年產3500頭乳豬的速度,源源不斷為養殖戶輸送瘦肉型豬種。“這種瘦肉型豬的最大特點,是生長周期短、飼料報酬高、抗病能力強,從出生到出售只要147天,出欄均重220斤左右,單頭純收入可達300元以上。”,何家慶說。要做大做強生豬產業,光品種改良是不夠的。因為,何家慶認為,發展生豬靠的是規模、靠的是質量。為抱團發財,規避市場風險,何家慶以基地為中心,成立“長陽順發生豬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吸引當地68個養殖戶加盟,對內實行“統一生產、統一防疫、統一銷售”,對社員提供豬種、飼料和技術服務,使得當地生豬養殖呈蓬勃之勢。何家慶的養殖經驗,李庭豐也有同感,他認為在市場轉型的情況下,要發展生豬養殖,只有走規模化、市場化、效益化的道路,引導養殖戶改良品種,才能帶動一方發展。
眼下,李庭豐的150萬元基地建設,已完成投資80萬元,從正大集團引進的60頭良種母豬和2頭公豬,即將正式入駐。該鎮生豬大戶的帶動,無形拉伸了“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鏈條,促進了生豬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和市場化對接。截止目前,該鎮激活民間投資千萬余元,新增50至100頭生豬養殖戶150個,100至50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40個,3000頭以上的2戶,每年就地消化農民原糧25000噸,帶動勞動就業500多人,可年出欄生豬10萬頭,助農增收300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