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箱,由原來的3×3普通方形網箱發展到周長40米的圓形深水網箱,養殖容量倍增;養殖魚類,由過去單一的大黃魚到黃姑魚、鱸魚等,品種多樣化;網囊材質由原來的聚乙烯(PE)改進為高密度聚乙烯,抗風性增強……普陀區海水養殖規模越來越大。
日前,記者在位于朱家尖無人島寨峰山海域的省級深水網箱特色精品園深水網箱養殖區看到,10多個巨大的網箱漂在海面上,每個網箱上都罩著魚網。舟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施繼軍說:“這里的深水網箱周長40米,深8米,內有水體1400多立方米,好像一口小池塘,可養殖近一萬條大黃魚魚種。年底起捕時,一網箱產量可達5噸左右。”舟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國最早專業從事深水網箱研發與產業化的企業之一。從2010年開始,該公司在寨峰山海域建設深水網箱規模化養殖樣板基地,在急流區域試養大黃魚。如今該公司擁有周長40米的圓形深水網箱21只、組合式6×8方形網箱22只,主要養殖大黃魚、日本黃姑魚、鱸魚等海產品。
施繼軍說:“去年,單大黃魚產量就達到5萬余斤,主要售往上海、杭州等地的飯店和餐廳。”寨峰山海域海流過急,容易導致網箱變形,造成箱內大黃魚實際活動空間減小,公司第一年試養的大黃魚成活率僅50%。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和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有關專家的指導下,該公司改進網具強度、結構和縫合方式,并采取增加阻流設施,優化錨泊方式等手段,使養殖魚成活率逐年提升,去年大黃魚成活率達到了80%。本月底,該公司再添10萬尾魚種。“深水養殖有個好處就是不受季節影響,也沒有休漁期,春夏秋冬都可以滿足客戶的需要。”施繼軍說。普陀區深水網箱養殖開始于2001年,當時,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從美國進口4只深水網箱,嘗試大黃魚深水養殖。
如今,這4只網箱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100多只由浙江海洋學院網箱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發的國產HDPE(高密度聚乙烯)圓形抗風網箱,“這種網箱操作簡便、使用壽命長、養殖容積大,抗風性強。”該公司總經理徐梅英說。據悉,依托浙江海洋學院網箱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技術研究,該公司正在優化養殖設備。“我們公司正在進一步研究水下檢測、網箱防腐技術、沉降系統等養殖技術,等到技術成熟時將把養殖海域延伸至東極外海。”徐梅英說。普陀區海洋與漁業局有關人員說,普陀區所屬東海海域環境未遭到較多破壞,海水營養豐富、水質條件較好,養出來的魚肉質鮮嫩,較一般養殖魚口感好。
目前,全區深水網箱已發展至140余只,且在養殖規模、養殖設施和養殖技術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