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產業是我國畜牧業的主導產業。我國養豬歷史悠久,是世界上家豬馴化的中心地區之一。根據2006年第二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調查,我國共有地方豬種88個,是世界上豬種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為切實做好地方豬遺傳資源保護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和《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全國畜牧總站開展了地方豬品種登記試點工作,并制定了《地方豬品種登記試點工作方案》和《地方豬品種登記實施細則(試行)》。開展地方品種登記是《全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十二五”規劃》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近期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的一項重點工作。據豬e網了解,開展地方豬品種登記工作意義重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強地方豬品種保護的有效手段。據第二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調查,部分畜禽地方品種已滅絕,近半數畜禽地方品種群體數量下降,與2004年的調查相比,下降趨勢又有增加。應盡快開展地方豬品種登記工作,實施動態監測,建立預警機制,讓政府決策部門及時掌握地方豬種動態變化信息,可使優秀的地方豬種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護,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二是促進地方豬種資源開發利用的有力途徑。
做好地方豬品種登記工作,持續開展生產性能測定和選育提高,實現科學保種,科學開發利用,無論是向社會提供優良種豬還是優質肉產品,都可以獲得較高經濟效益。認真做好登記工作,還有助于挖掘、評估、鑒定優秀豬種遺傳資源,揭示地方豬種獨特的種質特性,發掘其開發利用的新途徑。三是開展地方豬品種選育和育種的工作基礎。歐美等發達國家均開展優良種豬登記,比我國早半個多世紀。我國豬種資源豐富,占據世界主要豬品種資源數量的一半多。然而,我國生豬繁育體系的核心種豬資源卻大部分依賴進口,生豬產業長期處于“引種—維持—退化—再引種”的不良局面。造成這一不良循環的根源就在于我國缺乏創新的育種理念和長期堅持的育種基礎與品種保護工作。必須踏實做好基礎工作,打造自主育種體系,才能逐步扭轉核心種豬資源完全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為切實做好地方豬品種登記試點工作。一要精心組織,措施有力。開展地方豬品種登記工作是一項開拓性工作,覆蓋面廣、工作量大,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參考、借鑒。因此,選擇在江蘇、浙江和上海等3省市的11家國家級豬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先行試點,取得經驗后再向全國推廣。試點省市應高度重視,按照有關要求,精心組織實施,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為全國地方豬品種登記工作帶好頭,開好局。二要認真負責,工作到位。參加試點的各保種場、保護區應建立健全場(區)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內部管理,指定專人負責登記和管理工作,及時反饋信息,全面完成各項既定工作任務。三要齊抓共管,發揮作用。國家和地方畜牧部門發揚嚴謹務實、開拓進取的優良作風,齊心協力,扎實工作,確保登記工作到位,真正發揮出登記工作的作用。技術支撐單位的有關專家應悉心指導,確保登記數據的真實性、科學性、完整性和及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