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生豬認養"開始走俏中國市場,北京、山東、遼寧、浙江等地一度掀起"生豬認養"的風潮。消費者可以親自到農場挑選"認養豬",一般以體重50-60斤的小豬為主,確定認養后打上專屬耳標,交由農場主統一飼養管理。飼養期間,認養者可以定期到場或通過網絡實時觀察認養豬的生長情況,農場還會提供不同的營養套餐供認養者選擇。飼養周期一般為8~9個月,地方土豬品種可能要長達1年。生豬出欄后認養者以認養合同中約定的價格回收,部分農場可能要求認養者在認養時一次性付清款項。認養一頭豬的花費從3000元至5000元不等。而農場主的責任是為認養豬提供一個科學、綠色、環保的飼養環境,杜絕生豬養殖過程中攝入有害物質,保證肉質綠色、安全。消費者對"生豬認養"的認可一般是基于對食品安全的追求。規模化生豬養殖都是在一個即偏僻又封閉的環境里,一頭豬從出生到餐桌,中間環節消費者往往都觀察不到,因此"只吃過豬肉,沒見過豬跑"的大有人在。
近幾年來,隨著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健全,病死豬肉、注水肉、瘦肉精等黑幕屢被曝光,不斷消磨著消費者對生豬養殖者、屠宰者、銷售者的信任,催生了他們對放心肉的渴求。生豬認養模式恰好迎合了消費者希望生豬養殖、屠宰、加工等環節透明化的迫切心理和需求。再者,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城市人群產生了對農村舒適、安逸生活的向往,生態農場提供農家樂等服務得以讓城市人過上一把農村生活的癮。他們可以時不時到農場看看自己認養的豬,養養豬、種種菜、欣賞農家風光。消費者對生活的追求成為了"生豬認養"模式有力的支撐。對于農場主而言,生豬交易的價格在生豬認養時就通過協議約定了,起到類似于期貨套期保值的效果,有效規避豬周期帶來的市場風險。由此看來,"生豬認養"模式的出現是市場發展的使然,既規避了養豬人的風險,也滿足了消費者對放心肉的需求。那么,這樣的模式是否可以廣而推之呢?市場仍處量的追求,"生豬認養"屬小眾市場中國人均豬肉消費量從1990年的20公斤上升到2012年的39公斤,而且這個數字還有繼續增長的空間。荷蘭合作銀行高級行業分析師潘晨軍曾表示,2015年中國人均豬肉消費量將達到67公斤。28公斤的空缺還需要約2.4億頭豬(以中國人口13億、生豬出欄重150公斤算)來填補,因此,中國豬肉供應市場還處在量的追求階段。"生豬認養"難以形成大規模養殖,目前推出"生豬認養"的農場承載量一般為100頭左右,而且生態放養的管理模式需要大量土地,用生豬認養模式即使是填補2.4億頭的一個零頭在中國土地資源日趨緊張的形式下也是難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