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恭城縣畜牧部門了解到:該縣規模養殖年產值2.01億元,戶均純收入達4.3萬元。恭城縣歷來畜牧業不發達,農村養雞養豬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家過年過節需求,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幾乎完全依賴于自上世紀80年代末興起的柑桔類種植。為了拓寬農民增收致富途徑,該縣堅持種、養“兩條腿走路”,積極引導、推進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建設。經過長抓不懈的引導及養殖技術培訓,如今該縣已少見一家一戶只養一兩頭豬或三五只雞鴨的現象,取而代之的是不養則已,一養就是幾十上百頭豬,成千上萬只雞鴨的大場面。當地養殖戶常這樣說“你養三五十只雞,我就算你一只賺10元,你也得不了幾個錢;我養一萬只,就算一只賺2元,我也有數算了”,筆者問他們怕不怕雞得病成批死亡,他們幾乎是異口同聲——“怕,哪不怕?但現在我們有技術,縣里防疫又做得好,這種事基本不會發生了”。養殖戶的話或許從最質樸的角度揭示了該縣規模養殖發展的根本原因。據該縣畜牧部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該縣有規模以上養殖場(戶)670多戶,養殖品種涵蓋豬、牛、禽、竹鼠、大鯢、豪豬、香豬等,戶均年產值約30萬元,戶均年純收入達4.3萬元,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