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體報道信陽市茶葉農藥殘留問題和假冒茶葉問題,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十分重視,對農資市場、茶葉市場進行了規范清查,對信陽市生產的茶葉進行了抽樣檢測,結果顯示,信陽市茶葉產區無茶園違禁農藥銷售、茶葉產品無農藥殘留超標現象,因此,信陽市的茶葉質量是安全的。茶產業作為信陽市重要的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和信陽靚麗的城市名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茶產業發展,連續舉辦了21屆國際茶文化節,多次出臺支持茶產業發展的意見和措施,重點抓好生態茶葉基地建設、優良品種的示范推廣、茶葉品質的提高、茶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品牌建設等工作,促進了信陽市茶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本文從信陽茶的生態環境、生產歷史、制作工藝等方面闡述了信陽茶的發展歷程,有助于廣大信陽茶愛好者進一步加深對信陽茶的了解。信陽優越的自然生態條件和精湛的制茶工藝,造就了享譽中外的“信陽毛尖”、“信陽紅。”從東周茶的傳入,到當今茶品牌、茶產業、茶文化的形成,從唐代的貢茶到當今的中國十大名茶、世界博覽會金獎,演繹了信陽茶葉源遠流長的歷史積淀,印證了蘇東坡“淮南茶,信陽第一”這一千古定論,信陽人無不為之自豪和驕傲。歷經數千年的發展,信陽市茶園面積已發展到14萬公頃,茶葉總產量5.2萬噸,總產值77億元,茶產業已成為信陽的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信陽毛尖”、“信陽紅”也成為信陽靚麗的城市名片。生態環境優越,名茶基地眾多信陽地處南北地理分界線,地形地貌的特殊性造就了信陽南北特色兼具的自然環境。信陽境內地勢南高北低,是崗川相間、形態多樣的階梯地貌。信陽日照充足,年均1900小時-21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1℃-15.3℃,無霜期長,平均220天-230天,降雨豐沛,年均降雨量900毫米-1400毫米,空氣濕潤,相對濕度年均77%。信陽是我國著名的茶鄉之一,境內峰巒疊嶂,溪水縱橫,森林覆蓋度大,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足,土壤深厚肥沃,茶園又多分布于群山環抱的山塢之中。在大別山北坡海拔300米-500米地帶常年出現一個年霧日大于100天的多霧層,茶樹常年被較濕潤的云霧圍繞,相對濕度大,日照時間短,漫射光多,茶樹常年生長在蔭蔽高濕的自然環境里,朝夕飽受霧露的滋潤,有利于茶葉中有機物的積累和氨基酸、咖啡堿、芳香油等有效成份含量的提高,因而,茶樹生長良好,芽葉肥壯,葉質柔軟,白毫顯露,這些都非常有利于優質茶葉的生產。獨特且優良的自然地理環境條件,形成了一大批名優茶生產基地,造就了信陽茶葉優良的品質。信陽茶區屬高緯度茶區,是我國茶葉生產分布的北緣地帶,茶園又多分布在海拔300米-600米的山區,冬季相對寒冷,茶樹冬季有一個長達半年的休眠期,使得信陽茶區的病蟲害發生幾率大大低于我國南方其它茶區。
據研究,我國已發現的茶樹害蟲200多種,病害有30余種,而在信陽茶區發現的茶樹害蟲僅28種,常見的14種,造成危害的僅四五種,病害有11種,常見的4種。信陽茶區茶樹病蟲害發生危害較輕,大多茶園基本上無需進行化學藥物防治,因此,信陽茶葉的農藥殘留量很少,這成為茶葉市場競爭的優勢之一。產茶歷史悠久,品質風格獨特信陽毛尖是我國的名貴綠茶之一。信陽產茶歷史悠久,自東周時期起,距今已有2000多年。早在唐代,信陽茶葉就已具聲望,陸羽《茶經》中有述:“淮南以光州(光山縣)上,義陽郡(信陽縣)、舒州次。”信陽縣志也有記載:“本山產茶甚古,唐地理志,義陽(信陽縣)土貢品有茶。蘇東坡(北宋)謂:淮南茶信陽第一。西南山農家種茶者寢多本山茶,色香味俱美,品不在浙閩以下。”宋朝《寧史·食貨志》和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中把信陽茶列為名茶。元朝馬端臨《文獻通考》載:“光州產東首、淺山、薄側”等名茶。據考證,信陽毛尖獨特風格的形成是在20世紀初。清代光緒末年(公元1905-1909)季邑蔡竹賢提倡開山種茶,先后成立元貞(震雷山)、廣益、裕申、宏濟(車云)、博厚、森林、龍潭、廣生等八大茶社,逐漸改進完善了信陽毛尖的炒制工藝,產區也不斷擴大。悠久的生產歷史和精湛的加工工藝,形成了信陽毛尖茶和信陽紅茶獨特的品質風格。信陽老一代著名茶葉專家黃執優、黃道培、楊杭生曾分別點評道:“信陽毛尖屬于鍋炒殺青的綠茶,有著自己獨特的炒制工藝,茶葉外型呈針形,細圓光直,顯毛鋒,香氣清香,并不同程度地顯現出毫香、鮮嫩香、熟板栗香,茶湯滋味具有濃醇特征。”“信陽毛尖茶,承豐壤之厚育,受甘露之滋潤,地鐘和氣,天獨垂青,育成香肌,產為靈芽,并以精湛的工藝形成獨特的外形、悅目的茶色,甘美的茶味,清高的茶香。”“信陽毛尖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精妙的炒制工藝,才使信陽毛尖成為外形精美,內質優異,經久耐泡,飲后頰齒留香,回味悠長,譽貫古今的優質名茶。”我國茶界泰斗莊晚芳先生等在《中國名茶》中說:“信陽毛尖,是我國著名綠茶。以原料細嫩、制工精巧、形美香高、味長而聞名。外形細直圓光而多毫,內質香氣清高,湯色明凈,滋味醇厚,葉底嫩綠,飲后回味生津。制毛尖手法十分巧妙,成為獨具一格的名茶。”原國家茶葉評審專家組組長于杰先生也對信陽毛尖茶給予了高度評價:“茶香味濃難比毛尖。”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安徽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茶葉研究所、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權威單位專家對“信陽紅”也給予了高度評價,一致認為“信陽紅”外形條索緊細勻整,色澤棕潤顯毫,香氣醇厚持久,湯色紅潤透亮,口感綿甜厚重,葉底嫩勻柔軟,品質優良。品種資源豐富,制茶品質優異信陽茶樹品種資源豐富。據調查,信陽茶區主栽茶樹品種有20多個,其中,信陽群體種(信陽種、桂花種、柳葉種等)約占35%,無性系品種約占25%,其它有性系品種約占40%。信陽群體種是信陽市主要的茶樹品種,主要分布于浉河區、平橋區、羅山縣、光山縣等信陽毛尖茶主產區。該品種屬中葉類、中生種,樹姿半開展,葉片深綠肉厚,抗逆性強,特別是抗寒性強,制作信陽毛尖茶,香氣高長,滋味濃爽,是制作傳統信陽毛尖茶的主要品種和茶樹新品種選育的重要種質資源,國家級茶樹良種“信陽10號”就是從信陽群體種中通過單株選擇系統選育而成的優質、高產、抗寒新品種。“信陽10號”屬灌木型、中葉類、中生種,樹姿半開展,分枝密。春芽萌發期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中旬為一芽三葉盛期,芽葉生育力較強,淡綠色,較肥壯,茸毛中等,春茶一芽二葉干樣約含氨基酸3.3%、茶多酚22.5%、兒茶素總量15.2%、咖啡堿4.4%。產量高,每畝在200公斤以上。適制綠茶,品質優良,外形色澤翠綠,白毫顯露,香氣花香明顯,滋味鮮爽,尤宜適制信陽毛尖茶等。近年來,信陽市引進了一批無性系茶樹良種,如福鼎大白茶、烏牛早、白毫早、龍井43、安吉白茶、迎霜、藪北茶等,這些品種性狀穩定,茶葉產量高,制茶品質優異,而且新梢生長旺盛而整齊,發芽密度大,采茶工效高并且適合機械化作業,降低采摘和加工生產成本。特別是福鼎大白茶、烏牛早等品種可作為紅綠茶兼制品種,制作信陽毛尖茶和信陽紅茶。豐富的茶樹品種資源,優異的制茶品質,為信陽市茶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