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久久久久免费-久久久久毛片成人精品-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亚洲在线中文字幕2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畜牧新聞 » 正文

甘肅省綿羊繁育技術推廣站70年發展紀實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8-30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信風  瀏覽次數:330

 

甘肅高山細毛羊。8月的皇城草原,秋高氣爽,草肥羊壯。在這充滿生機和收獲的季節里,甘肅省綿羊繁育技術推廣站的干部職工,以喜悅的心情,迎來了建站70周年慶典。光陰似箭,歲月如梭,70年的歷程,在歷史的長河中僅是短暫的一瞬,但在甘肅省綿羊繁育技術推廣站的發展歷程中,卻經過了風雨兼程的兩個社會,三個重大發展階段。每經過一個歷史階段的變革,都會給推廣站帶來巨大的變化和豐碩的成果。嚴酷的壞境,漫長的歲月,崇高的理想,宏偉的事業,經過幾代人前赴后繼地艱苦奮斗,不僅建起了一座享譽全國的高山細毛羊育種推廣基地,而且培育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綿羊育種專業人才,贏得了社會和廣大農牧民的廣泛贊譽,被譽為盛開在皇城草原上一朵鮮艷奪目的奇葩。風雨滄桑70年省綿羊繁育技術推廣站位于甘青兩省交界的祁連山東段的皇城灘,海拔2600米至4000米,全年無霜期只有3個月。這里水源充足,牧草茂盛,冬天氣候寒冷,夏天舒適涼爽,這既是得天獨厚的天然牧場,又是盛夏避暑的勝地,元朝闊端王,曾在這片美麗的草原上建立皇宮,作為夏季的狩獵場和避暑勝地,至今當年皇宮的遺跡還歷歷在目,后人把該地稱為皇城。省綿繁站始建于1943年,當時叫國民政府農林部西北羊毛改進處河西綿羊推廣站,1957年改為皇城綿羊試驗場,2009年更為現名,現為省農牧廳直屬處級事業單位,有職工17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占三分之一,全站現有草原面積19.9萬畝,飼草料基地2.6萬畝,年底可存欄綿羊約1.2萬只,年可提供優質細毛種羊6000余只。30年累計推廣優質細毛種羊20多萬只,滿足了全省對細毛羊改良的需求。全省細毛羊主產區已由原來的肅南縣擴大到天祝、永昌、山丹、金塔等祁連山毗鄰區域,飼養量達到882萬多只,存欄605萬只。每年細羊毛產量達到9349.2噸,半細羊毛產量5880.6噸,僅產毛一項直接經濟效益達到2.84億元,改良后的細毛羊只均增收80元,目前全省細毛羊規模飼養戶年均增收1.2萬元。甘肅高山細毛羊已成為祁連山牧區科技含量最高,經濟效益最好,牧民得到的實惠最多,發展潛力最大的優勢品種。70年的風風雨雨,省綿繁站的創業者建設者們矢志不渝,開拓創新,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使皇城灘逐步發展成了種羊培育與推廣的現代化細毛羊的培育和推廣基地。

建站初期,他們根據我省綿羊良種殘缺,羊毛質量差的現實,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制訂了甘肅細毛羊育種方案。以當地土種藏羊和蒙古羊為母本,高加索和新疆細毛羊為父本,利用育成雜交方式,有計劃地開展了綿羊育種研究工作,經過30多年的艱苦努力,于1980年培育成功了適應性強,放牧性良好,遺傳性穩定,生產性能高的毛肉兼用型新品種——甘肅高山細毛羊,填補了我省綿羊育種史上的空白,并受到了國務院嘉獎,被列入《世界動物品種志》。該站70年的建設史是一部與天斗與地斗的艱苦創業史,更是一部羊場人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史。特別是近幾年來,在該站站長,省十二次黨代會代表李范文等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攻堅克難,開拓創新,深化內部改革,使該站的各項工作有了更大的起色,為我省細毛羊的培育和推廣譜寫了新的篇章。老樹綻放改革花省綿羊繁育技術推廣站,就像屹立在皇城草原上的一顆不老松,歷經風霜,堅強挺拔,在它的成長發展過程中,有過艱難的坎坷,也有過事業的輝煌。但自進入到改革的轉型跨越后期,因信息閉塞,機制落后,觀念保守,改革裹足不前,發展遇到了阻力和瓶頸,各種矛盾紛爭出現,場容場貌“濤聲依舊”,傳統優勢逐步喪失殆盡,新生活力底氣不足,分配不公、吃大鍋飯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干的不如轉的,轉的不如搗蛋的,形勢十分嚴峻,干部群眾異常焦急。面對這樣嚴峻復雜的現實,站長李范文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聽取群眾意見,醞釀改革方案。在調查研究中,有一位女職工調動的個案給了他很大的啟示。2008年年底,有一位叫屈翠香的女職工因夫妻分居兩地,子女上學、照顧父母都有很大困難,只好長期請假,既影響了單位工作,又影響了個人收入。站黨委經過反復研究,決定讓其轉崗,承包土地150畝,然后再轉包給引進的種植大戶,她本人可以回到她丈夫所在的城市應聘教師。該同志每年的土地出租費收入達3萬元左右,另外當老師的月收入達到1萬元,這樣既解決了夫妻分居問題,又增加了個人收入,還保留了她的本站職工身份,無后顧之憂,站里也減輕了負擔,這種活生生的事例,打開了領導深化改革的思路。李范文認真總結了屈翠香的個案,增強了改革的決心和信心,他在職工大會上反復講這個事例的好處和意義,打消職工的顧慮。職工最初對轉崗承包有三怕,一怕自身技能不強,不能在社會上立足;二怕改革政策多變,丟了飯碗;三怕承包了土地后回不來,退休了沒有人管。針對職工們的顧慮,站黨委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轉崗承包土地的具體方案。職工自愿報名,并與站上簽訂承包合同,時限雙方協定,1年或數年不等。承包期滿了還可以回來,恢復原職工待遇。慢慢地使廣大群眾接受了屈翠香承包土地方案的現實,逐步消除了種種顧慮。在很短的時間內,有33名職工主動提出轉崗承包申請,并與單位簽訂了合同,紛紛走出皇城,進入社會大舞臺,既解決了夫妻分居、子女上學等實際困難,又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對單位而言,也打破了思想堅冰,找到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在此基礎上站領導趁熱打鐵,乘勢而上。去年又出臺制定了《深化內部改革的實施意見》。將2012年定為深化改革年,拉開了內部全面改革和轉型跨越大幕。在廳黨組的領導下,著重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通過深化改革,徹底實現了單位轉型,真正肩負起全省綿羊繁育和技術推廣的重任,通過深化改革造就了一支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質的職工隊伍,通過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徹底改變了單位面貌,實現了職工富裕、單位發展的目標。重點抓了以“三定一獎八統一”為內容的畜牧聯產承包責任制,在此基礎上組建家庭牧場,將權利最大限度地交給職工,充揮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在確保種群結構不變,種羊質量不變,防疫機制不變的前提下進行改革,體現多勞多得,不勞不得原則。具體做法是,按照草畜平衡的原則,在羊只管理、配種和產羔、防疫、斷奶、轉場放牧、剪毛、整群淘汰、出售等八個方面,確保統一的基礎上,實行“三定一獎”家庭承包責任制。即定放牧人員,定羊群數量,定生產指標,超產獎,欠產罰,大大減少了人員,提高了工作效率。過去700只的羊群需要5個人放牧,還叫喊人手不夠,現在3個人就夠了,而且產羔量提高8.3%以上,達到了:“減母不減羔,減羊不減肉,減畜不減收”的目的。職工收入也從原來的每月3000多元,提高到每月5000多元,單位收入由過去的每年十幾萬元,增加到380多萬元,充分顯示出家庭牧場的優越性,具有向全省廣大養殖區推廣的價值。省農牧廳副廳長姜良同志曾批示:“省綿羊繁育技術推廣站的做法值得肯定,應拿出方案助推。”[分頁符]堅守“國毛”迎挑戰省綿繁站培育的高山細毛羊具有超越品質,它的洋名叫美利奴,它的毛單根細度在18微米以細,相當于單根頭發絲的千分之十八以下,紡織工業的70支紗以細的羊毛,是高級毛織品的必用和極缺原料,目前每年國家需要這種高級細羊毛40多萬噸,而國內只能生產10幾萬噸,大部分靠從澳大利亞進口解決。這種綿羊由于育種難度大、時間長,世界上只有澳大利亞等少數國家喂養。中國只有甘肅、新疆、內蒙古、西藏有少量喂養,而甘肅的細毛羊品質最佳,所產羊毛被稱為“國毛”,它完全可與澳毛相媲美。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羊需求量加大,市場價格一路攀升,10年前1公斤羊毛的價格相當于4公斤羊肉的價格,而現在1公斤羊毛的價格只相當于1.5公斤羊肉的價格。養肉羊要比養細毛羊收入高得多,羊肉持續走高的態勢對全國細毛羊產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據統計,細毛羊數量10年內下降了30%,而且倒改(細毛母羊與土種羊雜交)現象嚴重。一般而言,培育一個品種至少也要12年時間,12年改造4代土種羊,才能有95%以上的細毛羊的血液,而鞏固一個品種需要半個世紀。現實讓業內人士痛心疾首。是迎合市場,急功近利,還是堅持細毛羊陣地,保住“國毛”?該站從國家利益和社會效益出發,堅定地選擇了后者,正如站長李范文講的,堅守細毛羊陣地,就守住了“國毛”的一片藍天,堅守代表著國人尊嚴和貿易平等。大家千萬別小看我們現在的份額不多的細毛羊,正是它給了我國在外貿中對話“洋毛”的中堅力量和定價底氣,如果丟掉它,“洋毛”就可乘隙而入,并且大幅度提高價格,嚴重沖擊民族經濟,損害消費者利益。保住細毛羊,進而發展細毛羊,既保住了廣大農牧民的生存權,保住了國毛在國際貿易中的話語權和議價權,也保住了新疆、內蒙古、青海、西藏等民簇地區的繁榮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由此可見,保住甘肅高山細毛羊具有不可替代的民生、民族的社會效益,絕非單純的經濟效益。

為此,他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起了高山細毛羊的保衛戰和持久戰。專業技術人員為雙聯點古浪縣高峰村綿羊防疫。一是綿羊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工程。通過現代細毛羊產業的技術試驗示范,建立現代細毛羊產業示范區,省級示范場(戶),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細毛羊產業實用人才和新型農牧民,全方位提振甘肅細毛羊產業,并使農牧民走上致富道路。2008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新增絨毛用羊體系,甘肅省綿羊技術推廣站成為甘肅省唯一的綜合試驗站,同年甘肅省政府將甘肅細毛羊列入良種補貼項目,為細毛羊產業引來無限曙光。目前,該站實施的四大工程,將為甘肅細毛羊發展打造新的升級版。二是全國細毛羊聯合育種工程。借國家絨毛用羊產業技術體系全國細毛羊聯合育種的東風及在全國范圍內籌建細型及超細型細毛羊生產聯合體的有利條件,聯合國內有先進育種技術和經驗及有優秀種質資源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核心育種場實現聯合育種、合作開發、資源共享、標準生產、共同發展的目標,將甘肅高山細毛羊打造成全國一流,世界先進的細型和超細型新品種。三是祁連山草地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工程。通過草原圍欄建設,水利建設,劃區輪牧和禁牧,草原病蟲鼠毒害防控體系建設,細毛羊舍飼和半舍飼營養調控的試驗示范,進而逐步轉變傳統的游牧生產方式,確保草原的良性循環,使農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四是優質細毛羊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工程。充分利用近年來細毛羊標準化生產的成功經驗,發揮該站科技培訓的優勢,加大在全省細毛羊主產區培訓力度,大力推行羊穿衣,標準涂料打號,機械化剪毛,分等分級打包,按質論價,凈毛計價及產地競拍等細毛羊標準化生產技術,提高農牧民技術水平和羊毛標準化生產意識,力爭在全國樹立甘肅優質細毛羊和細羊毛品牌。無私奉獻牧羊人縱觀70年建站歷程,斗轉星移,風雨滄桑,一部風雨兼程的建設史,就是省綿羊繁育技術推廣站干部群眾的創業史奉獻史。建站初期,戰亂不斷,條件艱苦,一批批風華正茂的學子,一個個精力充沛,血氣方剛的有志青年,胸懷壯志,意氣風發,從祖國的四面八方,風塵仆仆地走進祁連山,進駐皇城灘,他們放棄城市的舒適生活環境,告別父母,扎根草原,投入到種羊場的基地建設。在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的茫茫草原上,在嚴寒艱苦的環境中,他們迎難而上,開創家園,以崇高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風餐露宿,忘我勞動,硬是把這塊高原荒灘建成了初具規模的國家級重點綿羊育種試驗示范基地。不少職工和領導為了羊場基地的建設和發展終生未離開過草原,他們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這種無私的創業和奉獻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并不斷地發揚光大。每當老職工回憶起羊場的發展變化時,他們總是念念不忘和稱贊他們的老場長文志強、李發庭等同志。90年代初,正當推廣站處于改革的關鍵時刻,風華正茂的文志強同志受農牧廳重托,同職工們一道建設羊場基地,發展細毛羊產業,原來這里沒有樹木,只有茫茫的草原,冬天風沙特別大,文志強場長帶領職工頂風雪冒嚴寒,開荒地,植樹造林,改善生活環境,經過幾年的奮斗,機關周圍全部載上了耐寒的馬尾松。20年過去了,文志強雖然早已調離推廣站,但當年他帶領職工栽下的千顆馬尾松,現在已經長大成林,緊緊守護著辦公室和職工住宅,既是擋風的天然屏障,又是美化環境的靚麗風景線。文志強還帶領職工拆舊房建新房,改善了辦公室和居住條件。在他執政的幾年里,站里從生產到生活,從種羊培育試驗到技術推廣,從職工教育到內部管理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建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之后的歷屆班子帶領廣大職工在皇城奮斗的事跡,如今仍歷歷在目。站長李范文上任以來不負眾望,接過前任領導的接力棒,繼承他們的光榮傳統和吃苦精神,在改革和發展上又邁出了新的步伐,譜寫了新的篇章。今年52歲的李范文是一個當了一輩子“羊倌”的專家型領導。1982年,他從學校畢業后,就被分到岷山種畜場放牛放羊,一干就是四年,1986年,又被調到景泰種羊場(以前叫種豬場),升為“科級羊倌”,2008年調到皇城,任綿羊繁育技術推廣站副站長,升為“副處級羊倌”,2011年3月當了站長,轉升為“正處級羊倌”。隨著工作單位的變動和職務的升遷,他對羊群的感情越來越深了,對養羊事業越來越熱愛了,他常對人說,我看見羊群在草原上悠閑地吃草,內心就會涌動著一種特別喜愛的心情,看到羊群橫穿馬路,我就叫司機別打喇叭,將車停下來,讓羊群過去了再開車,以免驚動和碰傷了羊群。這種愛羊如子,愛站如家的羊倌精神處處體現在他的工作中。2009年他剛到皇城不久,情緒飽滿,壯志凌云,決心在這片美麗的草原上,做出新的業績,書寫新的人生。但是經過一個階段的調研后,他深深感到肩上擔子的沉重和工作的艱辛,要開創推廣站新天地絕非易事。特別是2011年當了一把手后,更感到擔子的份量和壓力。歷年積壓下來的老大難問題太多,都急需處理解決。當時確有“老虎吃天無處下爪”之感。每當夜晚躺在床上靜思時,他常常捫心自問,新官上任三把火,我這新官三把火從何處燒呢?經過調研和探索,他終于找到了突破口和切入點。第一把火從健全規章制度,加強內部管理入手,提振職工精神,提高工作效率,重設內部科級機構11個,全方位履行職能,停辦生源不足的子弟學校,精減醫療人員,撤銷計生委,將相關社會職能移交地方政府,徹底甩掉單位辦社會的沉重包袱。同時成立了科技培訓科和獸醫防治科,加大了綿羊繁育和技術推廣力度。第二把火,關注民生,關心職工疾苦,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辦公和居住條件,逐步解決職工夫妻分居、子女上學、就業及贍養老人等實際困難,讓職工丟掉家庭拖累的沉重包袱,才能輕裝上陣,安居樂業。這里地處高海拔地帶,氣候寒冷,紫外線照射強烈,在這里生活幾個月,臉被曬得象非洲人了,一年四季,棉衣不離身,這樣艱苦的生活條件很難留住人,前些年分來的大中專畢業生中,有12名已陸續調走了,剩下的也不夠安心。針對這種情況,站黨委決定籌資1200萬元,蓋起了一棟綜合辦公樓和一棟公寓式家屬樓,總面積6800m2,年底可以搬遷入住,從此徹底告別居住多年的潮濕低矮的土坯平房,辦公和居住條件大大改善。他們還千方百計籌資百萬元,修通了皇城鎮至他們單位的7公里“搓板路”,將七十年來高低不平的泥沙路變成平坦暢通的油面路。與此同時,他們深化內部改革,有三分之一的職工轉崗承包,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出現了離崗的職工舒心,留崗的職工安心的可喜局面。職工的收入也大幅度增加,四年翻了一番。第三把火,制定長遠發展規劃目標,在抓好細毛羊的培育實驗的同時,加大技術推廣力度,主動出擊,積極為細毛羊找出路,讓高山細毛羊走出大山,走進農區和平原,進入千家萬戶,擴大細毛羊在全省的覆蓋面。同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研究探索毛肉兼用型細毛羊和多胎細毛羊的培育和研究,增強細毛羊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為“國毛”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的目標,李范文站長帶領有關人員多次跑北京,走新疆,上青海,去內蒙,走訪有關專業人員,共同探討改革之路。與此同時,他和副站長王英林、賀學昌經常頂烈日冒嚴寒,深入牧區羊群,與牧羊職工屈膝談心,收集第一手材料,總結培育經驗。在節假日和雙休日,他還和有關專業人員共同編輯出版了20多萬字的《優質甘肅高山細毛羊實用生產技術》一書,為細毛羊的技術推廣提供了很好的材料。“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回顧往日歷史,令人欣慰自豪,瞻望未來發展,前景更加美好。過去在70年的發展歷程中,甘肅省綿羊繁育技術推廣站奮力扛起了甘肅高山細毛羊發展的大旗,撐起了羊產業的一片天空,它雖然身居祁連山高寒牧區,但作為甘肅草食畜牧業發展的一支奇葩而幽香四溢。在新的形勢下,李范文站長決心帶領全站干部職工,借助十八大的強勁東風,繼續深化改革,真抓實干,全面服務于社會,服務于行業,服務于農牧民,為全省及全國的綿羊繁育技術推廣事業作出新的貢獻,譜寫新的篇章。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版權隱私 | 付款方式 | 免責申明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豫ICP備1802024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安县| 新闻| 锦屏县| 溆浦县| 黄龙县| 大埔县| 福贡县| 陆丰市| 尤溪县| 宁南县| 西安市| 青神县| 东乌| 巴东县| 巴林右旗| 浙江省| 宜兰县| 石阡县| 邯郸县| 叶城县| 石柱| 集安市| 沅陵县| 云龙县| 巴青县| 镇康县| 天等县| 诸城市| 崇阳县| 新乡县| 田阳县| 甘泉县| 忻城县| 明水县| 仁布县| 和政县| 德阳市| 大丰市| 开封市| 曲水县|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