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循環農業模式的特色:以山東黑牛為龍頭,以循環農業為核心,以產業融合為特色,以支撐體系為保障,以資源高效利用為途徑,以實現農業發展方式轉型升級為目標,著力構建從標準化糧食種植到健康養殖、再到綠色種植的農業循環產業鏈。近日,該模式在北京通過了由中國農科院研究員梅方權、農業部畜牧總站站長李希榮等9名專家的論證。高青循環農業何以引起專家關注?又何以在國家層面上升為“高青模式”?這篇報道一一為您揭開“面紗”。□本報記者 馬景陽 本報通訊員 劉元閣 李峰◆五彩農業 從五頭克隆牛開始2001年,留日女博士董雅娟利用“點擊去核法”成功培育出我國首例和第二例體細胞克隆牛。之后,她又通過育成雜交結合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采集克隆牛凍精,對當地肉牛進行雜交改良、提純復壯,培育出可與日本黑毛和牛相媲美的一個高檔肉牛新品質——山東黑牛。2003年,朝思暮想要將黑牛產業化、提高中國牛肉品質的董雅娟,被嗅覺敏銳的高青人“生拉硬拽”來到了高青。當時,董雅娟僅有5頭克隆牛,可該縣不僅親自幫她選址,還從捉襟見肘的縣財政里拿出300萬元作為布萊凱特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啟動資金,舉全縣之力發展黑牛產業;在唐坊鎮規劃土地2000畝,建設山東黑牛標準化養殖基地。目前,該縣已繁育黑牛4.5萬頭,依托黑牛養殖形成了集秸稈青貯、飼料加工、養殖繁育、屠宰分割、沼氣發電、有機肥生產、綠色有機種植為一體的完整的黑牛產業鏈。這條產業鏈上大約有21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862戶農民。2012年,高青畜牧業產值達27億元,利潤13.5億元。2010年,大地肉牛、布萊凱特相繼掛牌上市。黑牛“上市”拉動高青農業“大盤”持續上行。依托黑牛產業,利用糞肥資源,該縣“五彩農業”風生水起,目前已建起“兩園五基地”。高青大米、高青西瓜等4個農產品獲國家地理標志商標,全縣獲得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認證的農產品分別達到18個、28個、21個。西瓜、西紅柿、高青大米種植面積分別達到8萬畝、1萬畝、3萬畝。高青桑椹、高青黃河魚等已啟動國家地理標志商標認定審批程序。屆時,高青將成為擁有“國標”最多的區縣之一。◆回形產業 每段鏈條都是經濟增長點走進布萊凱特公司,看不到蚊蠅飛,聞不到糞尿臭,這是咋回事?匐行于牛糞堆中的一團團蚯蚓會告訴你謎底。原來這種叫“大平二號”的蚯蚓專門食用、分解牛糞。“大平二號”是布萊凱特公司通過雜交篩選培育出的蚯蚓新品種。它個頭大、食量大,專吃牛糞。有了大平二號,令人頭疼的糞肥污染問題一下變得迎刃而解。布萊凱特公司建起占地365畝的蚯蚓養殖基地,年處理牛糞8萬噸,并產生4000噸鮮蚯蚓糞。蚯蚓糞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機肥,有機質含量高于30%,市場售價達800元/噸,是普通牛糞的16倍。小小蚯蚓每年可為公司賺取4000萬元的經濟效益。蚯蚓產業只是黑牛產業鏈上的一個“環節”,以黑牛養殖為原點,向前延伸出秸稈、飼料產業,往后延展出屠宰、牛肉分割、有機肥生產等多個鏈條,每段鏈條都是一個經濟增長點。以牛糞為例,它除了肥田養蚯蚓還能制沼氣。高青縣是全國沼氣利用試點縣,依托豐富的牛糞資源,全縣建成3500個戶用沼氣池和兩個大型沼氣發電項目。矗立于大地公司內的四個高塔是該公司的沼氣發電厭氧罐。該項目由農業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實施,由德國、丹麥、法國專家共同認證,是我省17個碳交易項目之一,年發電量高達3兆瓦,可產生600萬元的經濟效益。沼氣發電站還與國家電網聯網,向社會提供清潔能源。秸稈是黑牛的好飼料也是食用菌的好基料。大地公司將玉米秸稈的功效用到了極致。公司建起2個大型杏孢菇生產車間,在秸稈中加入棉籽皮、玉米芯等,日均產量為55噸,市場售價按5元/斤計算,除去運營成本,僅此一項一年可創造上千萬元的效益。菌棒是杏孢菇的下腳料,是牛喜歡吃的蛋白飼料,可直接用于飼喂。菌棒變飼料,實現了廢物利用,轉化增值。高青全縣9.8萬頭肉牛一年可將本縣50萬畝的秸稈全部消化,另外10萬畝玉米秸稈的缺口還需要從相鄰區縣調入,由此又孵化出一項秸稈產業。德元制革是黑牛產業鏈上的一家皮革公司,公司注冊資本8250萬元,專門從事皮革制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及貨物進出口,年加工牛皮鞋面60萬張,腰帶、箱包200萬件,論加工能力,躋身全國前十強。◆發展前景 打造黑牛千億元產業鏈“現在肉牛的發展速度遠遠跟不上人們的消費速度,由此造成了市場的供不應求和牛肉價格的居高不下,個別人(企業)為滿足市場需求不惜宰殺母牛,這又造成了市場上的一牛難求。”布萊凱特董事長董雅娟不無憂慮地說。為使黑牛種群快速膨脹,高青縣加快黑牛走出去步伐。眼下山東黑牛已跑出高青,在商河、萊西、萊州、萊陽、濱州等地安家落戶。下一步,他們將在規劃內的10區縣建設規模化養殖小區,形成以高青為核心,以周邊區縣為基地,黑牛產業遍地開花的發展局面。力爭2015年黑牛種群達到20萬頭,2020年達到200萬頭。遠期目標是打造黑牛千億元產業鏈。保障措施為實施十大工程,抓好24個重點項目。“黑牛全身都是寶,一根骨頭一根毛我們都舍不得扔掉。”大地肉牛公司董事長鄭孝國說,他們公司正處于黑牛產業蓬勃發展的階段,他們利用飼喂山東黑牛的前期飼料,制作而成菌棒,產出有機杏鮑菇。產菇后的菌棒,利用專業技術轉化為菌蛋白,作為山東黑牛精飼料生產的主要原料。他們投資7000萬元的杏鮑菇車間日產有機杏鮑菇20噸,按每公斤25元的收購價格進入大超市,一天就是50萬元的收入。在不遠的將來,數十萬頭黑牛將產生數以千噸計的骨、毛、血等“廢物”,這些將成為生物制藥的原料。大地肉牛公司與知名藥企合作,利用生物技術研制藥品和保健品——從牛皮中提取膠原蛋白,從牛骨中提煉骨膠及軟骨素,從牛毛牛皮中提取黑色素。為充分挖掘彰顯黑牛文化,高青成功舉辦中國黑牛節,期間舉辦黑牛產業高峰論壇,五彩農業博覽會、黑牛廚藝大賽等,努力將山東黑牛打造成一個具有一定知名度影響力的地域品牌,實現黑牛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搶占循環農業發展的制高點。◆書記點評 打造“回形”循環產業鏈 高青縣委書記 徐培棟在農業產業鏈的頂端,必須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種質資源,這樣才不能被外人扼住咽喉。中國有5000多年的養牛歷史,但始終沒有高檔肉牛,山東黑牛的誕生,解決了中國牛的種質資源不斷退化的歷史性難題,為我國高檔肉牛的推廣、普及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種質支撐。然而,農業科技成果的產業化,不能僅憑幾位教授甚至幾所高校,在這方面,需要政府這雙有形的手在政策、資金、龍頭企業扶持等方面的強力推動。作為一個農業大縣,高青縣歷屆黨委、政府一直把黑牛產業當作富民的龍頭項目來抓,從資金支持、技術支撐到政策扶持,使得山東黑牛產業從無到有,到現在的完整緊密的千億產業鏈條。經過多年堅持不懈地發展,高青已經形成一條從糧食標準化種植到健康養殖到綠色蔬菜標準化種植的“回形”循環產業鏈。原標題:(高青:循環農業新模式黑牛產業鏈還能抻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