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國際對于美國最大生豬和豬肉產品供應商史密斯菲爾德的收購案前一段時間是懸念重重,但是現在已經基本上板上定釘了,不過在高興之余新的擔心又來了,因為這次收購案背后有高盛、鼎暉等資本大鱷的身影,翻閱資料可以發現鼎暉高盛都曾經在國內生豬市場處于上升周期的時候都積極的介入,而通過最近的消息顯示,這次通過收購史密斯菲德爾的全部股票,雙匯國際可能會將其重新打包到香港上市,從而為高盛、鼎暉等同行提供有利的退出通道,很多業內人士因此開始擔心國內養豬業的命運注定將會被改變,不僅如此史密斯菲德爾方面的表態,更是加重了國內養豬業人士對前途的擔憂,因為史密斯菲爾德公司CEO拉里·波普在此前接受美國參議院就這一收購案質詢時明確表態,接受收購主要是看重中國正在增長的消費市場,即使在收購完成之后公司也不會從中國進口豬肉食品。
業內人士因此認為,這宗交易的底線是從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豬肉增加,而不會是中國向美國的出口,這是一次資本游戲,目的很可能是間接打開美國豬肉進入中國的渠道擠壓中國的養殖業,最終掌握定價權,當然也有專家認為,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深化,陷入國際資本游戲的中國產業將會越來越多,中國的企業首先要做的不是害怕,而是學會與狼共舞。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的研究員袁鋼明將就此評論。
這些資本在生豬市場上,處于上升周期的時候往往是積極介入,等到時機成熟了可能就立刻抽身,那是不是意味著目前這次收購可能會引起到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我國內的養殖業將陷入一個國際資本的游戲,這個是不是值得警惕?
袁鋼明:不見得是這樣的,當然資本投資進入一個產業或者一個企業的時候,他當然是要看好這個前景才會進入,會選取上升的時候介入,但是不見得上升了就會跑掉。如果產業一直持續往上走的話,它就會長久的在這個產業里形成一個共同發展的力量。
史密斯菲爾德公司的CEO拉里·波普此前在接受美國參議院質詢的時候也明確表態說,接受收購主要是看中中國正在增長的消費市場,那么這宗交易的底線是從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豬肉將在增加,而不會是中國向美國的出口,拉里·波普說出了他們的心聲,那么這次收購按將對于雙匯和國內的生豬供應會不會產生影響?
袁鋼明:這和在美國這邊看到的情況完全不一樣。美國對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是非常擔憂、非常害怕,它們擔心中國這么大的資本來收購它們會打擊美國的市場。但是美國這個企業非常喜歡,因為他們要垮臺了,在金融危機之后馬上就要破產了,去年也剛剛恢復了一點元氣,因此它們想使這件事情收購成功,所以它們在國會知情的時候就盡量說一些有利于美國的一些道理,但是實際上這件事情并不大可能是美國向中國出口,而是中國向美國投資,而中國收購事情不是像一般的出口產業,因為中國的豬肉大概不大可能很大力量的向美國出口,不像仿制品、制造品一樣,不是這樣的,而是中國的企業對海外投資在海外進行擴大、發展,然后進行一些全球的這種經營,應該這樣來看待。
國內很多的大小的養豬戶會不會有擔心?未來高端市場,很多豬肉逐漸有進口的了,那么他們的生活會不會受到一些威脅?
袁鋼明:剛好相反,如果我們的產品能夠達到高端的產品更好的品質,更高的價格,這樣養豬戶它就有更好的市場,它能夠借助這種品牌和質量銷售它的產品。
大豆行業可能已經被國外全面壟斷了,而且失去了一個定價權,那養殖目前的競爭和當初的大豆行業有沒有一些區別?同時中國產業如何要學會和國際資本共同來生產,共同來經營,在面對國外巨頭沖擊的時候,怎么來對于自身進行變革和調整?
袁鋼明:這種警惕有它的道理。但是現在和當年的大豆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當年大豆是中國的豆油生產能力很低,國外非常的豐富,而且榨油率很高,這是第一。第二,大豆是國外向中國投資,中國引進國外資本。而這一次是中國向美國投資,資本的所用權在中國手上,主導權、控制權完全在中國手上,而且主要的市場運作的場所也在美國,倒過來了,所以說這個事情它根本就不可能對中國的產業進行控制甚至是主導。
業內人士因此認為,這宗交易的底線是從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豬肉增加,而不會是中國向美國的出口,這是一次資本游戲,目的很可能是間接打開美國豬肉進入中國的渠道擠壓中國的養殖業,最終掌握定價權,當然也有專家認為,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深化,陷入國際資本游戲的中國產業將會越來越多,中國的企業首先要做的不是害怕,而是學會與狼共舞。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的研究員袁鋼明將就此評論。
這些資本在生豬市場上,處于上升周期的時候往往是積極介入,等到時機成熟了可能就立刻抽身,那是不是意味著目前這次收購可能會引起到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我國內的養殖業將陷入一個國際資本的游戲,這個是不是值得警惕?
袁鋼明:不見得是這樣的,當然資本投資進入一個產業或者一個企業的時候,他當然是要看好這個前景才會進入,會選取上升的時候介入,但是不見得上升了就會跑掉。如果產業一直持續往上走的話,它就會長久的在這個產業里形成一個共同發展的力量。
史密斯菲爾德公司的CEO拉里·波普此前在接受美國參議院質詢的時候也明確表態說,接受收購主要是看中中國正在增長的消費市場,那么這宗交易的底線是從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豬肉將在增加,而不會是中國向美國的出口,拉里·波普說出了他們的心聲,那么這次收購按將對于雙匯和國內的生豬供應會不會產生影響?
袁鋼明:這和在美國這邊看到的情況完全不一樣。美國對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是非常擔憂、非常害怕,它們擔心中國這么大的資本來收購它們會打擊美國的市場。但是美國這個企業非常喜歡,因為他們要垮臺了,在金融危機之后馬上就要破產了,去年也剛剛恢復了一點元氣,因此它們想使這件事情收購成功,所以它們在國會知情的時候就盡量說一些有利于美國的一些道理,但是實際上這件事情并不大可能是美國向中國出口,而是中國向美國投資,而中國收購事情不是像一般的出口產業,因為中國的豬肉大概不大可能很大力量的向美國出口,不像仿制品、制造品一樣,不是這樣的,而是中國的企業對海外投資在海外進行擴大、發展,然后進行一些全球的這種經營,應該這樣來看待。
國內很多的大小的養豬戶會不會有擔心?未來高端市場,很多豬肉逐漸有進口的了,那么他們的生活會不會受到一些威脅?
袁鋼明:剛好相反,如果我們的產品能夠達到高端的產品更好的品質,更高的價格,這樣養豬戶它就有更好的市場,它能夠借助這種品牌和質量銷售它的產品。
大豆行業可能已經被國外全面壟斷了,而且失去了一個定價權,那養殖目前的競爭和當初的大豆行業有沒有一些區別?同時中國產業如何要學會和國際資本共同來生產,共同來經營,在面對國外巨頭沖擊的時候,怎么來對于自身進行變革和調整?
袁鋼明:這種警惕有它的道理。但是現在和當年的大豆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當年大豆是中國的豆油生產能力很低,國外非常的豐富,而且榨油率很高,這是第一。第二,大豆是國外向中國投資,中國引進國外資本。而這一次是中國向美國投資,資本的所用權在中國手上,主導權、控制權完全在中國手上,而且主要的市場運作的場所也在美國,倒過來了,所以說這個事情它根本就不可能對中國的產業進行控制甚至是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