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過豬肉越來越貴的,卻不知道小豬越來越珍貴。在云南農業大學魏紅江教授帶領的胚胎生殖與發育研究室里,幫助研究疾病的實驗小豬仔,可是洋氣得很,不僅住在嬰兒用保育箱里,而且24小時都有專人照料飲食起居,比寶貝還寶貝。昨日,晚報記者探秘該研究室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現象。稀奇小豬像嬰兒24小時專人陪護走進云南農業大學的農業生物多樣性應用技術國家工程中心大樓707實驗室,記者看到一群忙碌的身影,魏紅江教授和他帶領的科研團隊正在照顧保育箱里的7只小豬仔。實驗室擺放著3個保育箱,魏紅江說:"這幾個保育箱是嬰兒用的,一個就2.4萬元,貴得很?。?quot;在豬場的環境,剖腹產克隆小豬體質較弱,為了提高小豬成活率,讓小豬有個溫暖的環境,課題組咬咬牙,一次就買了3個嬰兒用保育箱。保育箱里的小豬仔,一共有7頭。粉紅色的底色,身上有不規則的黑色花紋。最大的有1公斤左右,體長近30厘米。他說,實驗室每天24小時輪流值班,觀察并照顧小豬仔。記者看到,保育箱里還墊了兩塊毛巾,研究人員還在小豬身下墊上衛生紙,像小孩的"尿片"一樣,小豬每次撒尿、拉屎就及時更換,還在本子上記下是幾號小豬,它的排便時間,排便量等。金貴喝豬乳要花4個小時去富源取魏教授說:"小豬剛出生的時候,抵抗力太弱,實驗室擠的母豬乳不夠,我們還專門跑到富源豬場里去擠,來回花了4個多小時。"保溫箱里的小豬,已經有5天大了,喂食是每過兩小時進行一次,研究人員會用專門喂奶的注射器,給小豬仔喂食沖兌的乳汁。奶汁是用專門的乳豬奶粉,按1:6的比例用溫水沖的,沖好后用加熱器加到35攝氏度,才進行喂奶。正在喂小豬的研究人員告訴記者,雖然只有7只小豬,但每天的喂奶還是忙不過來。因為有3頭小豬,天生上腭有裂縫,喂奶時要用注射器對準食道少量地喂,格外小心,避免乳汁灌進呼吸道里,引發肺炎感染,還要用紙巾擦拭淌出來的乳汁。7頭小豬每個喂30毫升的乳汁,一輪下來往往要花兩三個小時,剛喂完一輪又可以進行下一輪了。剛出生的時候,是一個半小時喂一次,現在是每兩個小時喂一次奶,喂過奶后再喂一些清水。研究人員告訴記者,在保溫箱里最有活力的是5號小豬仔,它每次進食能吃40毫升的乳汁,其他小豬只能吃30毫升左右。生產母豬生小豬也需剖腹產得知今天會有第三批小豬出生,記者跟隨他們來到了位于農大的實驗豬場,觀看了母豬的剖腹產手術。手術前,魏教授和研究人員都戴上口罩,穿上一次性的手術衣,將手洗凈帶上手套,由于怕在抬的過程中對腹中的小豬造成損傷,魏教授決定不用手術臺,就在地上給母豬動手術。清掃地面后,研究人員把即將要進行剖腹產的母豬趕下了產床,套住豬口,在豬的耳朵上注射麻醉劑,幾秒鐘后母豬緩慢倒在地上,魏教授和研究人員立即固定豬的四肢,防止手術過程中亂動。
之后,在豬的腹部噴灑了碘伏消毒,用止血鉗將手術布固定在豬的肚子上,并在腹部準備開刀的位置注射了止血針。魏教授說,怕傷害到小豬仔,手術就減少了麻醉的使用量,所以手術要很快進行。5分鐘后,第一個小豬仔取了出來,剛出生的小豬剪了臍帶后就用毛巾包住,送到旁邊的一間房間。研究人員用手托住小豬并撐開它的嘴巴,用干凈的毛巾擦,接著又用棉簽伸到小豬嘴里向外掏口腔里的黏液,使它趕快恢復呼吸。小豬稱重,有916克。之后,科研人員又接生了兩只小豬仔。經過這幾年的研究,魏紅江及他帶領的科研團隊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2010年初獲得世界上第一頭近交系克隆豬,2012年1月獲得一批表達綠色熒光蛋白及Leptin蛋白的轉基因克隆豬。近日,他們又取得了科研上的新成果。科研豬當寶貝,圖為在科研人員的照料下,小豬仔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