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本是國慶假期后豬市豐收的季節,然而,這個月對于多數養殖戶來說是一個失落的黃金月,豬價黃了,養殖戶慌了。豬價萎靡 弱勢不減不可否認,在國慶黃金周期間,部分省份的豬肉消費是有較為明顯的增加,尤其是旅游大省,如廣東、江蘇等。但和養殖戶集中出欄和國儲凍品投放市場相比,這樣的消費,顯得微不足道,九牛一毛,杯水車薪,難以改變市場供過于求全國豬價以下調為主的局面。至10月30日全國各省生豬平均價格為15.50元/千克,較昨日豬價上漲0.06元/公斤,漲幅為0.39%較上周同期豬價(10月23日)上漲0.03元/公斤,漲幅為0.19%。本月全國大部地區天氣大幅降溫后,一部分豬肉消費被牛、羊肉消費所代替,整體豬肉消費需求有所下滑。目前整體來看市場環境短期缺乏消費利好因素支撐,豬價仍將繼續行走弱態勢。
豬價飼料 背道而馳近期豬價一直弱勢徘徊,然而回望整個10月豆粕依舊維持在高位運行。很多人就會疑問這二者不是相輔相成的嗎?怎么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從“豬糧比”這個概念著手,也就是生豬價格和作為生豬主要飼料的玉米價格的比值。一般豬糧比在6:1,那么生豬養殖基本處于盈虧平衡點。10月30日豬糧比為6.81:1,較昨日豬糧比下跌0.01,當前全國豬糧比價已低于這個警戒線,生豬養殖持續虧損,這當中的核心因素就是飼料價格不斷上漲。按道理說,豆粕、飼料的價格漲了,下游養殖企業自然也應該上漲,將成本壓力傳導到豬肉價格上,為什么原本應該提高的豬價卻在持續下跌呢?其實很簡單——市場供求失衡和生豬疫病爆發才是壓倒一切的主要原因。這也就引出了我們接下來需要討論的問題。市場飽和 補欄消極本該隨原料成本波動的豬肉價格漲不上去,歸根結底還是市場生豬供應過剩。據相關調查顯示,從07年08年豬肉價格大幅上漲以來, 政府也在推動整個養殖業的恢復, 所以說大量的母豬存欄量擴大,包括官方公布的數字截至到一季度母豬的存欄量達到4870萬頭 ,國家規定的是4100萬頭,過剩了700多萬頭。存欄過剩導致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疫病,一旦爆發大規模的疫病,養殖戶的出欄心理演變為恐慌性出欄,就會導致豬價下跌。也正是由于冬季疫病高發,飼料價格上漲等因素,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較為消極,仔豬價格也不盡如人意。8月中下旬以來仔豬價格持續下降,且10月份以來的降幅更為明顯。10月全國仔豬平均交易價格為27.6元/公斤,比8月中旬下降4.8元/公斤,降幅近15%。宏觀微觀 契合統一前文我們談到豬價自07、08年開始大幅上漲,原因何在,國家政策鼓勵與補貼。這本來是一件好事,為何變為豬價惡性循環的誘因?市場監管以及盲目投機才讓一些人嘗了宏觀調控的甜頭,又最終吃了微觀市場的虧。當然這并不是今天我們要討論的重點。十月豬市,中國養豬網的小編想與大家分享的是關于本月8日國務院審議通過的最新政策條例——《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又有新政策出臺,你怎么看?其實,小編認為國家在出臺一些補貼性政策時出發點都是為了民生大計,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往往有些部分或者環節背離了原先的職業準則,從而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這里的職業準則不僅僅是指國家公務機關及其人員,也指市場經濟中參與的每一份子,包括你,我,他。也只有這樣,宏觀與微觀才能緊密契合在一起。轉基因 口糧不能摻雜質近期轉基因被炒的沸沸揚揚。
中國科學家說:轉基因大米喂豬90天,豬毛色鮮亮很健康。澳大利亞科學家說:轉基因大米喂豬140天,豬得了嚴重胃炎。網友爆料說:澳大利亞實驗的結果其實是為了自圓其說,事實是轉基因組實驗組得胃炎率低于非轉租。事實的情況還有待考證,也許一次實驗中途有千萬種不確定情況的發生,實驗結果就能決定十三億人的口糧?并且用豬做實驗來決定口糧已是不爭的事實。轉基因從誕生到運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相對于人類進化的漫長歷程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我們是否該相信這樣的微不足道主宰我們數億年的演化過程?誰也無從得知轉基因帶來的最大惡果會是什么,豬說了算還是不算?是不是要十幾億人一起奔赴這個浩大的實驗室?還是那句話,豬糧安天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孰之痛?總得來看,10月份,整個豬市缺乏利好因素支撐,終端消費疲軟導致整體弱勢下行。展望11月份,隨著消費旺季的到來,或將打破這種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