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還沉浸在抗生素藥物、地溝油、問題奶粉、死魚可樂等普通層面的食品安全問題時,轉基因這個詞語越來越多地被提及和討論,我們突然發覺即使把這些問題全部解決掉,我們的食品安全問題走向仍是一個未知數——我們原本熟悉的食品原料原來也不一定安全,我們對轉基因食品安全的擔憂甚至引起國內多部位和上百名院士集體反擊——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因為用它喂豬90天,豬沒有問題!
現在看來,吃不吃轉基因食品已經不是一個科學技術問題,而是一個普通消費者知情權和自由選擇權的問題。不是多少個部委或院士站出來說一通就能解決的問題,因為國內“專家”和“專家的話”太多了,剽竊一句廣告語:只講事實,不講故事,可以嗎?
視點:轉基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作為“轉基因”門外漢的普通公民顯然不能下結論,但我們有起碼的知情權和自由選擇權。同時我們又有一個疑惑:為什么那么多學轉基因的研究生(碩士、博士)和專家,他們都那么抗拒轉基因食品,寧愿多花錢買非轉基因食品?我想能讀到這種程度的學子智商肯定沒有問題,那么
問題出在哪里?因為他們要么知道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害,要么不清楚轉基因食品是否有害!
中國經濟和科技的已經狂奔三十余年,轉基因應用技術也位于世界前列,但我們的科學家似乎缺乏一些嚴謹的態度,我們能不能多做一些基礎研究?能不能多列舉一些讓人信服的事實?能不能別這么急功近利?我想是可以的,起碼不會再鬧這樣的笑話:豬吃90天沒問題,人吃就沒有問題!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正大集團為中國導入了動物營養的概念,向農民提供了真正意義上的工業飼料,傳統的飼養方式才開始發生本質的改變。十多年后,第一批優秀的規模養殖企業順勢而生。這個新的群體有技術、懂管理,對于養殖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有著強烈的要求,希望通過配方的改變來控制養殖成本。
以早期的營養和養殖專家為代表,他們開始向豬場飼料營養配方,建議使用自配粉料,并灌輸新的養殖理念。但是,由于早期的個性化自配飼料更注重動物在能量和蛋白需求量等基礎方面的需求,而有限的技術資源使得氨基酸平衡、微量元素添加等核心而專業的飼料營養技術很難得到體現,這并不能滿足規模豬場養殖效益最大化的訴求。于是,自配全價飼料的核心技術或者核心飼料的研發和工業化生產只能由專業的企業(預混料企業)完成。
所以也可以這么說,中國養殖結構的變化以及生產力的提升催生了預混料產業,并推動這個產業迅速發展。上世紀九十年代,為了降低飼料成本,大批中小養殖專業戶紛紛拋棄濃縮料轉向預混料——國內預混料產業迎來了第一個“黃金時期”。某企業老總戲稱“當時賣預混料就跟賣鴉片一樣”,毛利最高可以達到1800-2000元/噸,大家都有錢賺,皆大歡喜。
但凡有利益的地方遲早會有紛爭。隨著中國飼料業的跨越式發展,預混料的核心技術日益變得透明化,技術壁壘不復存在。毛利高、進入門檻低,許多人靠幾萬資金、兩三套配方就能支起一個攤子。缺少政府有效監管與龍頭企業帶動的直接后果就是產生無序競爭:競相壓價、賒銷放貨、低質低價、“掛羊頭賣狗肉”等競爭手段層出不窮,令諸多企業高層頭痛不已。以2005年為界,此后預混料企業揮別“蜜月期”,迎來了一個“陣痛期”——企業產品售價降低,促銷費用增加,利潤一降再降。
復合預混合飼料生產工藝流程圖
簡單地去爭論這個市場屬于夕陽產業還是朝陽產業,沒有意義。預混料正處于成長期向成熟期過渡的階段。這個階段競爭相當殘酷,一大批中小企業將會消失或者被兼并,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化預混料企業將逐步完成轉型(合同訂單模式),結果就是預混料銷量越來越集中。有必要補充的一點是,這個階段將更加強調成本優勢(規模化)、產品性價比(專業化)、客戶需求(高技術、高安全),除了教槽、保育料會是全價料的天下,母豬及中大豬料市場仍主要歸預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