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批20頭肉豬體重在100公斤左右,我要養到150公斤左右才出欄。一年能出欄兩批40頭以上。”10月20日,在興賓區蒙村鄉河長村,村民馮日眉飛色舞地對筆者說,“現在生豬價格賣到每公斤15元以上,賣一頭大豬有200元左右的賺頭。如果價格再往上漲,還有更大的利潤空間。”馮日夫婦養有兩頭母豬,一頭母豬一年生產兩窩豬崽,每窩有豬崽10頭左右。由于進行自繁自養,一年養殖兩批肉豬,純收入達1萬元。同時,還可以靠種地增加收入,家庭經濟收入很穩定。據悉,河長村有103戶人家,90戶有勞動能力的都種植了玉米、花生、黃豆、稻谷等農作物,由于不愁沒飼料,生豬養殖成為該村的主要產業,村民再種些甘蔗或到附近做零工,日子越過越瀟灑。“目前,蒙村鄉河長村、遷江鎮的仰村、石陵鎮三山村等地養生豬的村屯越來越多,漸漸又回到了上個世紀家家戶戶‘養豬為過年’的繁榮景象。”區水產畜牧獸醫局局長韋志仁說。
農村生豬散養如“繁星”呈現,推動了興賓區生豬養殖規模的不斷發展壯大。當前,該區生豬存欄40.93萬頭,其中散養占三成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全區出欄45.16萬頭,同比穩中有升。這邊散養隊伍不斷發展壯大,那邊規模養殖數量劇增。10月19日,來賓市論道畜牧有限責任公司在良江鎮大良村揭牌成立,當天公司就進回首批豬崽達4000多頭。據統計,目前該區年出欄20頭以上的規模化生豬養殖戶達到4300戶,其中年出欄上萬頭的大戶有2戶。
近年來,全國生豬市場價格猶如“過山車”一般忽上忽下,給生豬養殖戶的利益帶來了極大挑戰,但是興賓區生豬存欄數量卻一直穩中有升,“風景這邊獨好”。自2007年以來,該區連續六年榮獲“全國生豬調出大縣”榮譽稱號。其奧秘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政府加大對生豬養殖行業的扶持。近年來,該區每年都通過上級補助和地方補貼的方式投入上百萬元資金,在母豬補貼、保險和生豬出欄、規模場改造等方面給養殖戶補貼,確保生豬養殖業健康有序發展。二是養大豬靠重量創利潤。以前在該區農村養豬有“養大不如賣價”的說法,一般一頭生豬養殖在100公斤左右就出欄。但是現在養殖戶總是養殖到150公斤左右,這時如果價格好,利潤空間就更大;如果價格低,就籌集資金繼續養。再說,豬長得越肥大,食量也越少,成本越低,品相更好,肉質更受消費青睞,潛在利潤越豐厚。“我今年前9個月出欄的1萬多頭生豬中,每頭生豬基本都在150公斤左右,靠重量賺錢。”近日,陶鄧鄉業泉萬頭養豬場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養豬場以重量爭利潤的養豬法在興賓區養殖戶中成為了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