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其實只是吃過豬肉沒見過豬跑的儒二代罷了,但我姓朱,聲同豬,另形神皆似豬,故自述曰“像豬一樣”。洗去浮華,在看不起豬的文化中,在吃豬肉很多的著實中,從容做豬,不亦樂乎?今日豬言豬語的由頭,就是但聞四年養豬喧,難品一朝豬肉香的丁家豬。
中國家豬從7000年前的河姆渡陶豬一路圓潤地走來,以每年6億頭出欄生豬的巨大體量,占全球半壁江山;年生產5000萬噸豬肉,是歐盟國家總和的2倍,美國的5倍,平均每個中國人消費了將近80斤豬肉,是當仁不讓的養豬大國和消費大國。
“豬糧安天下”有著濃郁的中國特色,豬肉被默認和公認為米袋子之外基本的生活資料,排名優于菜籃子。豬肉價格的波動在C PI中舉足輕重,二師兄身價一漲,就有四兩撥千斤,導致C PI指數一路暴漲的可能。換言之,國人如果端起碗來吃不到豬肉,放下碗來脾氣暴躁已經是社會默認模式。于是乎,二師兄的潮漲潮落,發改委、商務部、農業部、財政部、統計局等等,一度操碎了心。于是乎,每公斤豬肉和每公斤玉米價格低于6比1時,就雪中送炭地收購豬肉,高于7或8的時候,再賣出去。如此而已的樸實進出,不必拉到和石油等同的國家戰略高度,那就有些虛張聲勢了。一些經濟學家甚至可以通過二師兄的身價漲跌,來推斷宏觀經濟形勢的走向,并未顯出一豬知秋的先知先覺,倒有一豬障目的偏頗。
“高大上”地大而言之一番,再回到丁磊養豬的話頭上來。有醉翁之意不在豬,而在乎圈地或補貼者,但網易養豬有態度,簡單明了,就是為了讓世界更美好。這一點絕對可以相信丁磊的理想主義:不必靠養豬揚名立萬,不必靠養豬發家致富,僅只拿出一些只是數字的錢,這錢的目的,這錢的分量,和女人買條漂亮裙子,各方面相比都大致相當,無非讓自己遂心,大家開心。
丁磊三年養豬400余頭,不夠滿足很多人期待的宏偉壯闊,但截至目前,丁家養豬是豬道主義的堅定踐行者,凡事站在豬的角度,易地而處想問題,意欲把工業化時代集中營中的豬,拽回到茅屋和公寓混搭的E時代。雖然,理想主義的終極,可能等于不了了之和無疾而終,但我衷心希望,丁家豬能先幸福起來,不必在意多寡,在于有開頭,有展開,熱熱鬧鬧豬肉香。
丁磊養豬就是玩票,多為談資和話頭,縱使將來發達了,也是點綴和補充,不足以在當代豬世界呼風喚雨。且看其他非丁類型的養豬者,外資搶灘,高盛斥資數億美元在我國養豬150萬頭,德意志銀行持有上海一養豬場30%的股份。內資也不等閑,某大鋼鐵集團投巨資欲打造大型養豬場,一家大型煤炭企業也正式進軍養豬行業。資本不問出處,聚集于豬,無非都以為豬處于“價值洼地”。
這些資本跨國跨界地來玩豬,我不以為比丁磊養豬更利國利民利豬。
跨國的資本那是穩狠準,從根上開始,不少資本都舍得下本錢,從種豬育種著手,打造了曾祖代、祖代的原種豬場。被黑客遠程操縱而渾然不知的電腦統稱肉雞,當然叫肉豬也是一樣易于理解的。中國的種豬在生長率、生產轉換率上都比不過洋種豬,久而久之,本土培育的種豬越來越少,終于快要銷聲匿跡了。這種長期的大規模的引種,有電腦肉豬的悲從中來,因此,國產肉豬育種事業任重道遠,路漫漫。
國內跨界的真金白銀熱錢投進來,就是因為自己的產業產能過剩,所以另尋他途求利潤,就要趁熱打鐵,立竿見影要效益的。所以,不求賺錢的丁磊,如果能高屋建瓴地,為中國豬的來龍去脈著想,在育種上狠下功夫,才是錢用到刀刃上了,才是理想和現實的更有意義的整合,養什么,畢竟比怎么養更重要。
當然,是不是也要思考一下,豬,也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一江死豬向東流之后,浙江省已經不再鼓勵大干快上地養豬了,要縮減400萬頭豬的規模。我以為這是明智的先知先覺。
豬肉做國內肉食品老大源遠流長,加之聯合國糧農組織與經合組織預計十年之內,中國有望超過歐盟,成為人均豬肉消費第一大國。似乎養豬形勢大好,且慢。
首先,毋庸置疑,中國養豬業的發展先天不足,品種和飼料都過于仰仗進口,看上去很大,但外強中干。
另外,如此龐大的養豬是中國環境不可承受之重,浙江的養豬專業戶因為政策導向要走出去跨省養豬,其實,有百億元人民幣預算投資的某鋼鐵集團,更應該跨國養豬,m adeinC hina可以轉換成m ade for C hina.
再則,君記否,蘇東坡的《食豬肉》:“黃州好豬肉,賤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連東坡肘子都不很受待見的現在,豬肉消費文化式微是顯而易見的,豬肉在膳食結構中所占比重并未攀升,而是在逐漸下降。
順便說說去年此時,和劉永好先生一起做一個訪談節目,他感慨家財萬貫,一有風吹草動,只能靠全產業鏈來平衡收益,養殖于他都會賠錢。可見,養豬風險大于機遇,慎投入,細思量。
當然,豬言豬語到最后,還留著個念想,且等他日,丁家豬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
(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
中國家豬從7000年前的河姆渡陶豬一路圓潤地走來,以每年6億頭出欄生豬的巨大體量,占全球半壁江山;年生產5000萬噸豬肉,是歐盟國家總和的2倍,美國的5倍,平均每個中國人消費了將近80斤豬肉,是當仁不讓的養豬大國和消費大國。
“豬糧安天下”有著濃郁的中國特色,豬肉被默認和公認為米袋子之外基本的生活資料,排名優于菜籃子。豬肉價格的波動在C PI中舉足輕重,二師兄身價一漲,就有四兩撥千斤,導致C PI指數一路暴漲的可能。換言之,國人如果端起碗來吃不到豬肉,放下碗來脾氣暴躁已經是社會默認模式。于是乎,二師兄的潮漲潮落,發改委、商務部、農業部、財政部、統計局等等,一度操碎了心。于是乎,每公斤豬肉和每公斤玉米價格低于6比1時,就雪中送炭地收購豬肉,高于7或8的時候,再賣出去。如此而已的樸實進出,不必拉到和石油等同的國家戰略高度,那就有些虛張聲勢了。一些經濟學家甚至可以通過二師兄的身價漲跌,來推斷宏觀經濟形勢的走向,并未顯出一豬知秋的先知先覺,倒有一豬障目的偏頗。
“高大上”地大而言之一番,再回到丁磊養豬的話頭上來。有醉翁之意不在豬,而在乎圈地或補貼者,但網易養豬有態度,簡單明了,就是為了讓世界更美好。這一點絕對可以相信丁磊的理想主義:不必靠養豬揚名立萬,不必靠養豬發家致富,僅只拿出一些只是數字的錢,這錢的目的,這錢的分量,和女人買條漂亮裙子,各方面相比都大致相當,無非讓自己遂心,大家開心。
丁磊三年養豬400余頭,不夠滿足很多人期待的宏偉壯闊,但截至目前,丁家養豬是豬道主義的堅定踐行者,凡事站在豬的角度,易地而處想問題,意欲把工業化時代集中營中的豬,拽回到茅屋和公寓混搭的E時代。雖然,理想主義的終極,可能等于不了了之和無疾而終,但我衷心希望,丁家豬能先幸福起來,不必在意多寡,在于有開頭,有展開,熱熱鬧鬧豬肉香。
丁磊養豬就是玩票,多為談資和話頭,縱使將來發達了,也是點綴和補充,不足以在當代豬世界呼風喚雨。且看其他非丁類型的養豬者,外資搶灘,高盛斥資數億美元在我國養豬150萬頭,德意志銀行持有上海一養豬場30%的股份。內資也不等閑,某大鋼鐵集團投巨資欲打造大型養豬場,一家大型煤炭企業也正式進軍養豬行業。資本不問出處,聚集于豬,無非都以為豬處于“價值洼地”。
這些資本跨國跨界地來玩豬,我不以為比丁磊養豬更利國利民利豬。
跨國的資本那是穩狠準,從根上開始,不少資本都舍得下本錢,從種豬育種著手,打造了曾祖代、祖代的原種豬場。被黑客遠程操縱而渾然不知的電腦統稱肉雞,當然叫肉豬也是一樣易于理解的。中國的種豬在生長率、生產轉換率上都比不過洋種豬,久而久之,本土培育的種豬越來越少,終于快要銷聲匿跡了。這種長期的大規模的引種,有電腦肉豬的悲從中來,因此,國產肉豬育種事業任重道遠,路漫漫。
國內跨界的真金白銀熱錢投進來,就是因為自己的產業產能過剩,所以另尋他途求利潤,就要趁熱打鐵,立竿見影要效益的。所以,不求賺錢的丁磊,如果能高屋建瓴地,為中國豬的來龍去脈著想,在育種上狠下功夫,才是錢用到刀刃上了,才是理想和現實的更有意義的整合,養什么,畢竟比怎么養更重要。
當然,是不是也要思考一下,豬,也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一江死豬向東流之后,浙江省已經不再鼓勵大干快上地養豬了,要縮減400萬頭豬的規模。我以為這是明智的先知先覺。
豬肉做國內肉食品老大源遠流長,加之聯合國糧農組織與經合組織預計十年之內,中國有望超過歐盟,成為人均豬肉消費第一大國。似乎養豬形勢大好,且慢。
首先,毋庸置疑,中國養豬業的發展先天不足,品種和飼料都過于仰仗進口,看上去很大,但外強中干。
另外,如此龐大的養豬是中國環境不可承受之重,浙江的養豬專業戶因為政策導向要走出去跨省養豬,其實,有百億元人民幣預算投資的某鋼鐵集團,更應該跨國養豬,m adeinC hina可以轉換成m ade for C hina.
再則,君記否,蘇東坡的《食豬肉》:“黃州好豬肉,賤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連東坡肘子都不很受待見的現在,豬肉消費文化式微是顯而易見的,豬肉在膳食結構中所占比重并未攀升,而是在逐漸下降。
順便說說去年此時,和劉永好先生一起做一個訪談節目,他感慨家財萬貫,一有風吹草動,只能靠全產業鏈來平衡收益,養殖于他都會賠錢。可見,養豬風險大于機遇,慎投入,細思量。
當然,豬言豬語到最后,還留著個念想,且等他日,丁家豬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
(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