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豬生產一直處于高度分散的狀態。2009年,出欄50頭以下的散戶養殖量仍然占到整體的近40%,而萬頭以上的大型豬場僅占到整體的6%。
大量散戶的存在,導致國家對豬肉生產的控制力非常弱。近年來豬價的大幅波動導致CPI出現大幅波動,對整個宏觀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國家迫切希望養殖規模化程度能夠迅速提高。農業部發布養殖業“十二五規劃”:希望到2015年出欄500頭以上生豬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50%,2009年這一比例僅為31%。
據調查顯示,2010年全國外出就業的農村勞動力總數1.55億人,其中男性占64.6%、平均年齡34.7歲,女性平均年齡32.1歲;留鄉務農勞動力平均年齡超過45歲。因此,農村勞動力經常面臨從事畜牧業還是外出打工的選擇。而作為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并且勞動強度很高,機器一般不能代替養豬業中的勞動力;另一方面,在城鎮化和工業化加速發展的情況下,很多農村勞動力堅決選擇進城,這導致散養戶大量退出。由此導致的勞動力短缺對養豬業將產生很大影響。
根據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1995年農民工月均工資為495元,2005年為875元,10年間復合增長率僅為6.85%。從2007年起,農民工工資出現大幅上漲,2008年~2011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8%,遠高于同期CPI和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與此同時,中國生豬價格從2007年起經歷巨幅波動,受累于疫情,大量散養戶虧損嚴重。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的生豬生產出現了兩個重要的變化:
首先,勞動力機會成本提升:與外出打工相比,養豬不具備成本優勢,風險大,所以越來越多的散戶選擇退出。這種背景下形成的供給缺口逐漸由專業養殖戶來彌補;
其次,部分成本由“隱性”轉為“顯性”: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大幅減少,以養豬為副業的“半自給自足”型生產大量減少。對散戶而言,養豬由過去的“副業”逐漸轉變成“主業”,付現成本勢必提升,如天然粗飼料使用量明顯減少,帶來飼料成本提升,雇工增加等。在此情況下,規模化養殖戶相對散養戶的成本優勢開始凸顯。
相對規模養殖戶而言,散養戶受到規模的影響和資金的限制,生產管理粗放,科學飼養意識淡薄,在生產過程中存在品種退化嚴重、防疫意識差、飼料配比不科學、批量出欄的能力弱、盲目生產等問題,導致存活率低下,加上規模小,真實成本不具備優勢。
在中國,規模養殖的成本優勢在過去很長時間得不到體現,主要是因為大量散戶以養豬為副業,半自給自足,一是對成本不敏感,二是很多隱性成本(如家庭用工、土地成本、自產糧食成本)沒有計入。這些因素綜合導致他們計算的成本往往局限于付現成本,遠低于真實成本。一個重要的印證在于:2007年以前,絕大多數時間,豬料比都處于盈虧平衡線4.4以下。換言之,中國生豬養殖業大部分時間處在“表面盈利,實際虧損”的狀態。
對于規模養殖戶而言,幾乎所有成本都是顯性成本(如雇工、土地、工業飼料成本),導致即使技術、規模上有一定優勢,仍然無法彌補“隱性成本”劣勢。在這個階段,規模養殖戶很難盈利。
生豬養殖行業盈利狀況受到多因素的影響,包括飼料成本、生豬價格、疫病情況等。一方面,由于生豬價格隨著階段性供需關系的變化而表現出周期性的波動,散養戶追漲殺跌的補欄方式導致了我國豬肉價格歷史波動較大,因此生豬養殖的行業盈利面臨較高的市場風險;另一方面,養殖密度提高,擴大了疫病的負面影響,因此生豬養殖行業同時面臨著較高的自然風險。
分散養殖戶缺乏市場判斷能力,常常存在“追漲殺跌”的現象(通常在豬價高點補欄,生豬出欄正好經歷豬價低迷期;養殖虧損后淘汰存欄量,豬價反彈到高位),導致其面臨更大的市場風險,相比而言,目前大型規模化養殖企業已經開始建立自己的市場判斷團隊,以調整原材料采購和產品上市的計劃,因此散戶抵御生豬養殖行業周期性風險的能力更差,綜合養殖效益相對低,并且波動大。
豬肉價格波動源于生豬市場供需雙方相互作用的性質,該性質呈現一種價格和生產的周期性運動模式,客觀上這一模式由生豬繁育周期的特點決定。自1985年政府不再干預起,我國生豬價格逐漸由市場決定,尤其1990年配給制徹底結束后,市場化更加成熟。此后,豬價出現數次大幅波動,給生豬養殖產業、加工企業以及消費者帶來較大影響,并引發了生豬生產的周期性波動。
豬周期對產業鏈中的養殖者來說,意義更為重要。生豬養殖屬于完全競爭行業,養殖者為價格的被動接受者,養殖一旦開始,養殖者將在豬的生長過程中承受價格風險。若豬價降至生產成本以下,養殖者將面臨虧損,從而被迫放棄養殖。目前,生豬價格波動的周期性已得到市場普遍認可,而生豬生產同樣具有波動的周期性,盡管目前我們尚未明晰到底是價格波動影響了生產,還是生產波動影響了價格。
以生豬自繁自養的頭均盈利為例,從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我國生豬養殖頭均盈利的波動區間在-164元/頭至750元/頭,按照我國散養標準(即養殖規模小于50頭),存欄規模在50頭生豬的散養戶(假設2人),每年樂觀的盈利水平在3萬元左右,而外出務工家庭的平均收入在3.84萬元左右,如果養殖規模更小,那么打工收益和從事養殖的收益差距更大。
相對于散養戶而言,國內規模養殖戶的成本優勢主要體現在人工上,這個優勢未來會繼續延續和加強。與此同時,隨著散戶飼養成本從“隱性”轉為“顯性”,規模戶在飼料,種畜方面的優勢也將逐漸顯現。
大量散戶的存在,導致國家對豬肉生產的控制力非常弱。近年來豬價的大幅波動導致CPI出現大幅波動,對整個宏觀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國家迫切希望養殖規模化程度能夠迅速提高。農業部發布養殖業“十二五規劃”:希望到2015年出欄500頭以上生豬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50%,2009年這一比例僅為31%。
據調查顯示,2010年全國外出就業的農村勞動力總數1.55億人,其中男性占64.6%、平均年齡34.7歲,女性平均年齡32.1歲;留鄉務農勞動力平均年齡超過45歲。因此,農村勞動力經常面臨從事畜牧業還是外出打工的選擇。而作為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并且勞動強度很高,機器一般不能代替養豬業中的勞動力;另一方面,在城鎮化和工業化加速發展的情況下,很多農村勞動力堅決選擇進城,這導致散養戶大量退出。由此導致的勞動力短缺對養豬業將產生很大影響。
根據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1995年農民工月均工資為495元,2005年為875元,10年間復合增長率僅為6.85%。從2007年起,農民工工資出現大幅上漲,2008年~2011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8%,遠高于同期CPI和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與此同時,中國生豬價格從2007年起經歷巨幅波動,受累于疫情,大量散養戶虧損嚴重。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的生豬生產出現了兩個重要的變化:
首先,勞動力機會成本提升:與外出打工相比,養豬不具備成本優勢,風險大,所以越來越多的散戶選擇退出。這種背景下形成的供給缺口逐漸由專業養殖戶來彌補;
其次,部分成本由“隱性”轉為“顯性”: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大幅減少,以養豬為副業的“半自給自足”型生產大量減少。對散戶而言,養豬由過去的“副業”逐漸轉變成“主業”,付現成本勢必提升,如天然粗飼料使用量明顯減少,帶來飼料成本提升,雇工增加等。在此情況下,規模化養殖戶相對散養戶的成本優勢開始凸顯。
相對規模養殖戶而言,散養戶受到規模的影響和資金的限制,生產管理粗放,科學飼養意識淡薄,在生產過程中存在品種退化嚴重、防疫意識差、飼料配比不科學、批量出欄的能力弱、盲目生產等問題,導致存活率低下,加上規模小,真實成本不具備優勢。
在中國,規模養殖的成本優勢在過去很長時間得不到體現,主要是因為大量散戶以養豬為副業,半自給自足,一是對成本不敏感,二是很多隱性成本(如家庭用工、土地成本、自產糧食成本)沒有計入。這些因素綜合導致他們計算的成本往往局限于付現成本,遠低于真實成本。一個重要的印證在于:2007年以前,絕大多數時間,豬料比都處于盈虧平衡線4.4以下。換言之,中國生豬養殖業大部分時間處在“表面盈利,實際虧損”的狀態。
對于規模養殖戶而言,幾乎所有成本都是顯性成本(如雇工、土地、工業飼料成本),導致即使技術、規模上有一定優勢,仍然無法彌補“隱性成本”劣勢。在這個階段,規模養殖戶很難盈利。
生豬養殖行業盈利狀況受到多因素的影響,包括飼料成本、生豬價格、疫病情況等。一方面,由于生豬價格隨著階段性供需關系的變化而表現出周期性的波動,散養戶追漲殺跌的補欄方式導致了我國豬肉價格歷史波動較大,因此生豬養殖的行業盈利面臨較高的市場風險;另一方面,養殖密度提高,擴大了疫病的負面影響,因此生豬養殖行業同時面臨著較高的自然風險。
分散養殖戶缺乏市場判斷能力,常常存在“追漲殺跌”的現象(通常在豬價高點補欄,生豬出欄正好經歷豬價低迷期;養殖虧損后淘汰存欄量,豬價反彈到高位),導致其面臨更大的市場風險,相比而言,目前大型規模化養殖企業已經開始建立自己的市場判斷團隊,以調整原材料采購和產品上市的計劃,因此散戶抵御生豬養殖行業周期性風險的能力更差,綜合養殖效益相對低,并且波動大。
豬肉價格波動源于生豬市場供需雙方相互作用的性質,該性質呈現一種價格和生產的周期性運動模式,客觀上這一模式由生豬繁育周期的特點決定。自1985年政府不再干預起,我國生豬價格逐漸由市場決定,尤其1990年配給制徹底結束后,市場化更加成熟。此后,豬價出現數次大幅波動,給生豬養殖產業、加工企業以及消費者帶來較大影響,并引發了生豬生產的周期性波動。
豬周期對產業鏈中的養殖者來說,意義更為重要。生豬養殖屬于完全競爭行業,養殖者為價格的被動接受者,養殖一旦開始,養殖者將在豬的生長過程中承受價格風險。若豬價降至生產成本以下,養殖者將面臨虧損,從而被迫放棄養殖。目前,生豬價格波動的周期性已得到市場普遍認可,而生豬生產同樣具有波動的周期性,盡管目前我們尚未明晰到底是價格波動影響了生產,還是生產波動影響了價格。
以生豬自繁自養的頭均盈利為例,從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我國生豬養殖頭均盈利的波動區間在-164元/頭至750元/頭,按照我國散養標準(即養殖規模小于50頭),存欄規模在50頭生豬的散養戶(假設2人),每年樂觀的盈利水平在3萬元左右,而外出務工家庭的平均收入在3.84萬元左右,如果養殖規模更小,那么打工收益和從事養殖的收益差距更大。
相對于散養戶而言,國內規模養殖戶的成本優勢主要體現在人工上,這個優勢未來會繼續延續和加強。與此同時,隨著散戶飼養成本從“隱性”轉為“顯性”,規模戶在飼料,種畜方面的優勢也將逐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