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大同區幅員面積2372平方公里,區轄8個鄉鎮、58個行政村,草原面積104萬畝,年產優質牧草41600噸;耕地面積114萬畝,年產糧食超億斤、秸稈45萬噸,是大慶市重要的畜牧業區,有70%的人口從事畜禽養殖,人均牧業收入達到了4280元。自年初黃浦江漂浮死豬事件之后,為了進一步強化病死動物及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工作,有效防止動物疫病的發生和傳播,保障動物產品及公共衛生安全,按照省畜牧局和市政府的總體要求,下發了《關于加強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的通知》(慶牧發〔2013〕15號),對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并按照主管市長試點先行的指示精神,選定大同區為試點,狠抓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
全區58個行政村,每村建設了一座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池,轄區內14家規模牲畜養殖場和6家畜禽定點屠宰企業都建設了完善的病死動物及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設施,全區共建設無害化處理池78個,其中磚混結構化制池20個、土結構降解窖58個。為了切實做到村村都有集中無害化處理場所,場場都有病死動物及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設施,大同區做到了“四個到位”:認識到位、組織有力。病死動物及動物產品攜帶病原,如未經無害化處理或任意處置,不僅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而且還可能引起重大動物疫情,危害畜牧業生產安全,甚至引發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
對此,大同區政府高度重視,將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召開多次推進會議,制發了《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實施意見》,對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并把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列為《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責任狀》和《畜產品質量安全責任狀》的重點督辦考核對象,成立了由政府主管副區長任組長的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驗收領導小組,為全區整體推進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組織領導保障。責任到位、分工明確。大同區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層層簽訂了承諾書和責任狀,明確了鄉鎮人民政府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的屬地責任,對轄區內的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負總責,具體負責行政區劃內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的組織、管理;明確了行政村村委會主任和規模養殖場、定點屠宰企業法人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的主體責任,具體負責無害化處理設施的建設和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實施;明確了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對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監管責任,具體負責對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進行依法監管和技術指導。健全的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責任體系,為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和扎實開展無害化處理工作提供了機制保障。規劃到位、建設科學。大同區堅持符合動物防疫條件要求、便于養殖場戶實施無害化處理的原則,本著一場一池焚燒、掩埋和多戶一坑、分片收集、集中處理的指導思想,對無害化處理設施選址和規格等建設內容進行了科學規劃。
規模養殖場和定點屠宰場的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在生產區的下風口,并與生產區、生活區、辦公區分離,避免動物疫病交叉感染;散養戶的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以行政村為單位,在行政村合適位置選擇建設地點,既便于散養戶無害化處理病死畜禽,又遠離村屯、水源和規模養殖場區,較好地保護農村公共衛生安全。在建設標準上,本著節約成本、易于建設、便于使用、利于安全的理念,進行精心設計,統一建設圖紙、統一建設規格,達到有圍欄(墻)、有警示標識,既經濟有安全。政策到位、保障投入。為了有效解決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資金問題,大同區出臺了在村級公共積累中列支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資金政策,鼓勵行政村和規模養殖場、定點屠宰場積極籌措資金,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截至三季度末,共籌措資金46.5萬元。為支持和鼓勵大同區無害化處理工作,市財政按照設施投入50%的比例予以以獎代投補貼,同時,承擔無害化處理所需燃料、消毒藥品和日常管護費用,為加強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