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報記者 汪文
嘉賓: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劉少伯
主持人:豬肉價格自今年4月開始顯著上升以來,現已轉入下降趨勢,從而養豬業又經歷了一輪豬價周期性波動。那么,在這一輪周期中,生豬生產者的總體收益情況理想嗎?
劉少伯先生:從去年底到今年8月,由于豬肉價格上漲,雖玉米價格比較高,但10個多月的時間內,生豬生產獲得了比較高的收益,8月份農業部公布的豬糧比價達到了8.86:1。從數十年來的經驗看,當豬糧比價為5.5:1時,養豬就不賠錢、也不賺錢。因此,以5.5:1作為盈虧臨界點,8.86:1的豬糧比價意味著養豬的利潤率高達61%。從企業反映的情況看,現在出欄一頭豬的純利在450元左右。
然而,絕不能忽略的另一個重要事實是,自2005年10月至去年秋,在長達十幾個月的時間內,豬糧比價一直在6:1以下,其中有3個月的時間,豬糧比價甚至低于5:1,從而養豬生產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養一頭豬要虧損70元左右。只是從去年11月開始,豬價才開始由低谷回升,直至今年5月,養豬終于超高贏利。因此,雖然今年的養豬生產獲得了近4個月的高利潤,但是,從20多個月的豬價波動周期來看,養豬業的當前收益抵補過去的虧損后,仍處于微利經營狀態。也正是基于養豬業微利經營的現實,近來國家大力扶持養豬業的一系到政策是有其長期必要性的,絕不能因為市場形勢的變化而動搖。
主持人:如您所說,養豬業在經歷了十幾個月的無利可圖、甚至虧損后,才迎來了4個月的價格高峰期,從而養豬仍屬微利行業??墒?,這4個月的豬價上漲仍然引起了消費者的較強反應。顯然,消費者對豬肉價格問題的認識不是很科學。那么,應如何引導消費者科學地認識豬價變化呢?
劉少伯先生:首先要向廣大消費者講清一個道理,即隨著社會經濟的增長,每個人的收入在逐年增加,特別是我國經濟和消費增長特別快。同樣,包括豬肉在內的農產品價格也應該隨人均收入的增加而有所變化。近年來,人民收入增長遠大于價格上漲,2005年全國平均消費水平是5786元,十年增長了3.3倍(5786/1752元),而城市居民平均增長7.6倍(9116/1191元)。同在這10年中,豬肉價格才增長36%(14.12/10.41)。
眾所周知,食品消費支出占人均收入的比重是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數據,稱之為恩格爾系數。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恩格爾系數就越小。但是,恩格爾系數的下降既受制于經濟水平的提高,卻也不會無限降低。就美國而言,人均收入早已超過了1萬美元,但是,食品消費支出占人均收入的比重降到16%以后,就基本保持穩定。其原因當然不是人的食品消費量隨收入增長而繼續增長,而是農產品價格在提升,以保障產品供給的穩定、質量的提升、流通渠道的便捷。因此,消費者不應要求豬肉價格一成不變,而是應該在自己收入持續增長的背景下,容許豬肉價格的合理變化。按國家發改委的測算,今年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月收入增加了146元,而每月人均食品消費支出僅增加了12元左右。由此可見,這次豬價、肉價上漲不可能對消費者的生活水平產生實質性影響。
其次,人們在談價格問題時,關心價格的漲幅、跌幅,而不關心作為價格變化參照物的價格是否合理。例如,今年8月初統計各城市的精瘦肉平均價格為27.44元/公斤,比去年同期高出78.9%。看來漲幅很大,但是,去年同期的精瘦肉價格僅為15.34元/公斤,而這個價格是以養豬虧損為代價的。正是去年的3月到8月,5個月的豬糧比價掉到了5.5:1以下。在市場經濟中,一個價格能否穩定,取決于生產者能否從中獲得收益。如果生產者在這個價格下無利或虧損,生產就會收縮、停止,直至供求關系的變化,導致價格上升,生產才會恢復。因此,要科學認識價格變化,就應以盈虧分界點上的價格作為參照。對養豬業來說,應以5.5:1的豬糧比價為準,結合谷物行情,確定盈虧分界價格,進而用以衡量實際價格,才能正確判斷價格變化的利弊。
主持人:目前,養豬業正面臨質量安全標準提高、防疫力度加大、環保要求增強的新形勢,成本上漲的壓力較大。由此,5.5:1的豬糧比價作為盈虧分界點,今后是否能長久地保持下去呢?
劉少伯先生:這一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從先進養豬技術發展和推廣應用看,先進企業的料肉比已達到了3.5:1的水平,即3.5公斤飼料就可以換一公斤活豬體重。一般來說,在5.5:1的豬糧比價下,只要養豬場的料肉比能達到3.5:1的水平,則即便扣除水費、電費、藥費等項成本支出,也是應該實現收支平衡的。如果能將料肉比降至3.5:1以下,那么,即使在豬糧比價5.5:1的盈虧臨界價格下,豬場也是有利可圖的,這也正是世界范圍內養豬技術發展所追求的主要目標,即在谷物和生豬之間,不斷尋求高效轉化。據悉,北京有一家豬場,料肉比達到了3.3:1,而歐洲一家豬場的料肉比已驚人地達到了2.6:1,這就是我們追求和奮斗的方向。
當然,消費者對于豬肉質量的要求會越來越嚴,國家所要求的防疫水平會越來越高,豬場的環保工作更是不容忽視。這些新情況的出現,必然使養豬場面臨更大的成本上漲壓力,從而養豬微利經營的空間會進一步變小。但是,這恰恰是世界養豬業發展的一般規律所在,中國的養豬場自不能例外。在美國,雖然工資水平很高,但是,出欄一頭育肥豬的利潤僅有5美元,折合人民幣不足40元。就我們的養豬戶而言,一頭豬的純利低于80元時,養豬積極性就要下降了。然而,美國的養豬業并不看重一頭豬的利潤有多高,而是在一頭豬的利潤保持低位穩定的基礎上,以量取勝,向規模要效益,其豬場規模普遍在萬頭以上,且有進一步擴大規模的趨勢。近年來,農業部大力推行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使我國的規模化養豬得到了快速發展。今后,規?;B豬的發展速度應進一步加快,使規模效益的擴大成為我國養豬業獲利的主要途徑,從而生豬生產的穩定將不再依賴于一頭豬較高利潤水平的維持。一旦養豬業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即在頭豬效益低位穩定的基礎上,借豬場飼養規模的不斷擴大,實現存出欄總量的穩定增長,那也就意味著擺脫豬價大上大下、大下大上的波動怪圈。因為價格刺激對于規模豬場的影響有限,而價格穩定方符合其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主持人:日前,美國一家公司宣布,今年年底前將向中國出口6000萬磅(約2.7萬噸)的豬肉,成為迄今為止中美之間最大一筆豬肉交易。顯然,美國豬肉進口將有助于國內豬肉供應偏緊局面的緩解。另一方面,美國豬肉開始大舉進入國內市場,意味著今后的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那么,養豬生產者應如何看待這一問題呢?
劉少伯先生:進口美國豬肉這一舉措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此舉不僅有利于廣大消費者,而且也有利于生產者。因為,中國的豬肉年產量有幾千萬噸,進口幾萬噸美國豬肉,不可能對國內生產形成影響。但是,中美之間豬肉貿易通道的打開,對于國內養豬業是利好消息。長久以來,我國豬肉總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國豬肉出口在國際豬肉貿易中所占比重卻微乎其微,擴大豬肉出口一直是養豬業所期盼的目標。因此,生產者不必擔憂美國豬肉的市場沖擊,而應認真思考中國豬肉進入美國市場和世界市場的可能。在世界畜產品舞臺鍛煉鍛煉很有好處。另外,養豬競爭成敗的關鍵,始終在于豬場能否在高效率、高質量、高安全的考驗下生存、發展,而不在于競爭者的數量是否增加。況且,中美兩國豬肉產品在部位肉價格上有相當大的互補性。
主持人:目前的玉米價格穩定在1.60元/公斤的水平上,若以5.5:1的豬糧比價作為盈虧分界點,則生豬的盈虧分界價格為8.8元/公斤。由此觀之,目前的生豬價格存在30%的跌幅空間。各方面信息顯示,現在生豬補欄的速度已遠遠超過了生豬出欄速度,存欄總量每天都在急劇增長。因而,提高技術,控制飼養成本,再度成為生產者的首要課題。
嘉賓: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劉少伯
主持人:豬肉價格自今年4月開始顯著上升以來,現已轉入下降趨勢,從而養豬業又經歷了一輪豬價周期性波動。那么,在這一輪周期中,生豬生產者的總體收益情況理想嗎?
劉少伯先生:從去年底到今年8月,由于豬肉價格上漲,雖玉米價格比較高,但10個多月的時間內,生豬生產獲得了比較高的收益,8月份農業部公布的豬糧比價達到了8.86:1。從數十年來的經驗看,當豬糧比價為5.5:1時,養豬就不賠錢、也不賺錢。因此,以5.5:1作為盈虧臨界點,8.86:1的豬糧比價意味著養豬的利潤率高達61%。從企業反映的情況看,現在出欄一頭豬的純利在450元左右。
然而,絕不能忽略的另一個重要事實是,自2005年10月至去年秋,在長達十幾個月的時間內,豬糧比價一直在6:1以下,其中有3個月的時間,豬糧比價甚至低于5:1,從而養豬生產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養一頭豬要虧損70元左右。只是從去年11月開始,豬價才開始由低谷回升,直至今年5月,養豬終于超高贏利。因此,雖然今年的養豬生產獲得了近4個月的高利潤,但是,從20多個月的豬價波動周期來看,養豬業的當前收益抵補過去的虧損后,仍處于微利經營狀態。也正是基于養豬業微利經營的現實,近來國家大力扶持養豬業的一系到政策是有其長期必要性的,絕不能因為市場形勢的變化而動搖。
主持人:如您所說,養豬業在經歷了十幾個月的無利可圖、甚至虧損后,才迎來了4個月的價格高峰期,從而養豬仍屬微利行業??墒?,這4個月的豬價上漲仍然引起了消費者的較強反應。顯然,消費者對豬肉價格問題的認識不是很科學。那么,應如何引導消費者科學地認識豬價變化呢?
劉少伯先生:首先要向廣大消費者講清一個道理,即隨著社會經濟的增長,每個人的收入在逐年增加,特別是我國經濟和消費增長特別快。同樣,包括豬肉在內的農產品價格也應該隨人均收入的增加而有所變化。近年來,人民收入增長遠大于價格上漲,2005年全國平均消費水平是5786元,十年增長了3.3倍(5786/1752元),而城市居民平均增長7.6倍(9116/1191元)。同在這10年中,豬肉價格才增長36%(14.12/10.41)。
眾所周知,食品消費支出占人均收入的比重是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數據,稱之為恩格爾系數。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恩格爾系數就越小。但是,恩格爾系數的下降既受制于經濟水平的提高,卻也不會無限降低。就美國而言,人均收入早已超過了1萬美元,但是,食品消費支出占人均收入的比重降到16%以后,就基本保持穩定。其原因當然不是人的食品消費量隨收入增長而繼續增長,而是農產品價格在提升,以保障產品供給的穩定、質量的提升、流通渠道的便捷。因此,消費者不應要求豬肉價格一成不變,而是應該在自己收入持續增長的背景下,容許豬肉價格的合理變化。按國家發改委的測算,今年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月收入增加了146元,而每月人均食品消費支出僅增加了12元左右。由此可見,這次豬價、肉價上漲不可能對消費者的生活水平產生實質性影響。
其次,人們在談價格問題時,關心價格的漲幅、跌幅,而不關心作為價格變化參照物的價格是否合理。例如,今年8月初統計各城市的精瘦肉平均價格為27.44元/公斤,比去年同期高出78.9%。看來漲幅很大,但是,去年同期的精瘦肉價格僅為15.34元/公斤,而這個價格是以養豬虧損為代價的。正是去年的3月到8月,5個月的豬糧比價掉到了5.5:1以下。在市場經濟中,一個價格能否穩定,取決于生產者能否從中獲得收益。如果生產者在這個價格下無利或虧損,生產就會收縮、停止,直至供求關系的變化,導致價格上升,生產才會恢復。因此,要科學認識價格變化,就應以盈虧分界點上的價格作為參照。對養豬業來說,應以5.5:1的豬糧比價為準,結合谷物行情,確定盈虧分界價格,進而用以衡量實際價格,才能正確判斷價格變化的利弊。
主持人:目前,養豬業正面臨質量安全標準提高、防疫力度加大、環保要求增強的新形勢,成本上漲的壓力較大。由此,5.5:1的豬糧比價作為盈虧分界點,今后是否能長久地保持下去呢?
劉少伯先生:這一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從先進養豬技術發展和推廣應用看,先進企業的料肉比已達到了3.5:1的水平,即3.5公斤飼料就可以換一公斤活豬體重。一般來說,在5.5:1的豬糧比價下,只要養豬場的料肉比能達到3.5:1的水平,則即便扣除水費、電費、藥費等項成本支出,也是應該實現收支平衡的。如果能將料肉比降至3.5:1以下,那么,即使在豬糧比價5.5:1的盈虧臨界價格下,豬場也是有利可圖的,這也正是世界范圍內養豬技術發展所追求的主要目標,即在谷物和生豬之間,不斷尋求高效轉化。據悉,北京有一家豬場,料肉比達到了3.3:1,而歐洲一家豬場的料肉比已驚人地達到了2.6:1,這就是我們追求和奮斗的方向。
當然,消費者對于豬肉質量的要求會越來越嚴,國家所要求的防疫水平會越來越高,豬場的環保工作更是不容忽視。這些新情況的出現,必然使養豬場面臨更大的成本上漲壓力,從而養豬微利經營的空間會進一步變小。但是,這恰恰是世界養豬業發展的一般規律所在,中國的養豬場自不能例外。在美國,雖然工資水平很高,但是,出欄一頭育肥豬的利潤僅有5美元,折合人民幣不足40元。就我們的養豬戶而言,一頭豬的純利低于80元時,養豬積極性就要下降了。然而,美國的養豬業并不看重一頭豬的利潤有多高,而是在一頭豬的利潤保持低位穩定的基礎上,以量取勝,向規模要效益,其豬場規模普遍在萬頭以上,且有進一步擴大規模的趨勢。近年來,農業部大力推行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使我國的規模化養豬得到了快速發展。今后,規?;B豬的發展速度應進一步加快,使規模效益的擴大成為我國養豬業獲利的主要途徑,從而生豬生產的穩定將不再依賴于一頭豬較高利潤水平的維持。一旦養豬業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即在頭豬效益低位穩定的基礎上,借豬場飼養規模的不斷擴大,實現存出欄總量的穩定增長,那也就意味著擺脫豬價大上大下、大下大上的波動怪圈。因為價格刺激對于規模豬場的影響有限,而價格穩定方符合其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主持人:日前,美國一家公司宣布,今年年底前將向中國出口6000萬磅(約2.7萬噸)的豬肉,成為迄今為止中美之間最大一筆豬肉交易。顯然,美國豬肉進口將有助于國內豬肉供應偏緊局面的緩解。另一方面,美國豬肉開始大舉進入國內市場,意味著今后的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那么,養豬生產者應如何看待這一問題呢?
劉少伯先生:進口美國豬肉這一舉措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此舉不僅有利于廣大消費者,而且也有利于生產者。因為,中國的豬肉年產量有幾千萬噸,進口幾萬噸美國豬肉,不可能對國內生產形成影響。但是,中美之間豬肉貿易通道的打開,對于國內養豬業是利好消息。長久以來,我國豬肉總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國豬肉出口在國際豬肉貿易中所占比重卻微乎其微,擴大豬肉出口一直是養豬業所期盼的目標。因此,生產者不必擔憂美國豬肉的市場沖擊,而應認真思考中國豬肉進入美國市場和世界市場的可能。在世界畜產品舞臺鍛煉鍛煉很有好處。另外,養豬競爭成敗的關鍵,始終在于豬場能否在高效率、高質量、高安全的考驗下生存、發展,而不在于競爭者的數量是否增加。況且,中美兩國豬肉產品在部位肉價格上有相當大的互補性。
主持人:目前的玉米價格穩定在1.60元/公斤的水平上,若以5.5:1的豬糧比價作為盈虧分界點,則生豬的盈虧分界價格為8.8元/公斤。由此觀之,目前的生豬價格存在30%的跌幅空間。各方面信息顯示,現在生豬補欄的速度已遠遠超過了生豬出欄速度,存欄總量每天都在急劇增長。因而,提高技術,控制飼養成本,再度成為生產者的首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