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今年3月份出現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以來,社會各界普遍談禽色變,禽肉蛋品消費急劇下降,市場活禽流通嚴重受阻;餐飲業和百姓餐桌拒絕禽蛋產品.活禽與加工產品大量積壓,市場一片蕭條。從種雞、飼料、孵化生產到商品雞養殖、屠宰加工,幾乎全線受創,靠營業收人維持正常生產的資金鏈出現斷裂,家禽從業者面臨歇業倒閉的極度困境。所有這一切,對“速生雞”陰影未散、禽流感愁云又罩的養禽業而言,不啻是雪上加霜和致命性打擊。據央視5月10日報道,一個多月來,疫情給我國家禽業造成的損失已超過400億元之鉅。
面對頻繁的突發事件,當前養禽業不僅要扎緊防控疫病和市場風險的“籬笆墻”,更要及早編織好恢復生產、振興產業的“保護網”。在H7N9疫情終將過去、后流感時代接踵而至之時,家禽業該怎樣恢復和振興產業呢?我們的思考是:
第一、規范運作,努力搞活家禽流通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流通對于生產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要救活家禽業,也需要從搞活流通人手。這次H7N9流感事件,對出現人感染病例或檢測到陽性病毒的省份.國家衛計委等部門除禁止活禽流通外,對產地檢疫合格的種禽和種雛,同樣采取禁止跨省交易、調運,這對后H7N9流感時代恢復家禽生產.保障市場供給,帶來了巨大的不利影響。從這次H7N9疫情的抽檢結果看.陽性樣品都出在流通市場里,顯示出家禽流通上的疫病防控漏洞。針對這一情況,有些大城市采取關閉活禽市場的做法,這固然對疫病防控十分有利,但目前還不能一下子全面推開,只能在城市中心實行,條件成熟后,再逐步向城鄉結合部和郊區推開。對于大量的中小活禽市場。目前不是“關”的問題,而是“管”的問題。這方面可以借鑒廣東和港澳的做法。在嚴格產地檢疫、開放活禽市場的基礎上,定期休市,徹底清洗消毒,杜絕傳染來源。要全面整頓和改造家禽市場。禁止在緊鄰居民住宅的地方開設家禽市場;要建立和優化市場內清洗、消毒和污物污水無害化處理系統:要禁止賣雞和殺雞同處一地,搞“現賣現宰”,形成交叉污染;要像生豬那樣,逐步取締分散屠宰,實行定點集中宰殺家禽,并最終實現家禽加工產品工廠化生產。
第二、狠抓源頭,嚴防疫病再度襲擊
當前,在動物疫病方面,我們正面臨著老病不斷重現、新病不斷發生、人畜共患病越來越多的問題。就禽流感而言,H7N9疫情過去,還有HxNx其他亞型出現,防控禽類疫病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復雜的任務。我們知道,作為一個養禽企業,要永久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跨越市場、疫病、環保三道坎,其中最難的一道是疫病關。我們全行業一定要從這次疫情中吸取深刻教訓,從源頭抓起,強化生物安全各個環節,堵住一切引發疫病的漏洞。一要科學選址,選擇遠離居民區、遠離污染源、遠離交通要道的地方建場,要嚴格科學化布局.建立畜禽禁養區和畜禽養殖小區:二要嚴密隔離消毒,禁止閑人進人,杜絕病原入侵雞場;三要嚴防動物傳媒.特別要禁止野禽進入養禽場,所有雞舍都要安裝防雀網,雞場禁止栽種高大喬木,防止飛禽筑巢,一切裸地要用混泥土覆蓋,實現硬質化;四要改善雞舍小氣候,加強養殖環境控制,為雞只創造優良的生存條件:五要科學處理養殖廢棄物,阻斷交叉感染和重復感染,通過對雞糞等廢棄物無害化處置,將其變成有機肥等再生資源。我們京海集團將整合以上切斷疫病傳播鏈條的技術叫做“斷鏈式”健康養殖法。總之,大家一齊努力,防患于未然,把疫病的發生幾率降到最低限度。
第三、依靠科學,著力提高防控水平
這次H7N9流感疫情留給人們許多問號:病原體是通過什么途徑傳給人的?為什么養殖環節的樣品檢測都是陰性,而家禽市場的樣品卻查到了不少陽性?還有,禽流感病毒的變異性很大,可變化為145種亞型,人工免疫將如何應對?能不能如美國那樣.加快開展流感通用性疫苗的研制?等等。這些都有待于科學技術去研究,去攻克。作為養禽企業,我們的任務是,要切實做好日常獸醫衛生工作,要切實掌握當地流行病學特點,科學制定雞群的免疫程序,并持之以恒地付諸實施,牢牢筑起防控禽類疫病的鋼鐵長城。
第四、加快轉型,提升產業應變實力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近年來養禽業屢遭突發事件襲擊,而每次遭受重創,都會引發.“價賤傷農一虧損棄養一價格暴漲”這樣的連鎖反應。這次H7N9流感疫情對養禽業沖擊之大前所未有,傷害之深堪稱空前。目前,由于加工產品大量脹庫,今年下半年的產品繼續積壓,造成明年上半年還不能清空,價格回升可能會推遲一段時間,但價格反彈遲早會到來。為了減輕和避免上述黑色循環.產業轉型勢在必行。從這次疫情釋放的大量信息看,H7N9的發生,至少向我們發出了這樣兩個敦促產業轉型的強烈信號:1、呼喚養禽業盡快向專業化、規模化轉型。分散和小型,粗放經營,技術落后,最易遭受疫病侵襲。經過這次疫情的沖擊、行業洗牌,小型企業和分散養戶要么退出,要么重組,除此別無選擇。2、呼喚養禽企業向標準化、品牌化轉型。經過一次次突發事件,人們對食品的安全警覺性越來越高。事實證明,只有品牌化的企業,食品安全最有保障,抗風險的能力最有支撐,企業社會責任感最有底線。對企業而言。只有向社會提供量多質優的安全產品,社會才會認可,企業才能生存,舍此絕無他路。
第五、輿論導向,做好媒體正確宣傳
從2005年H5N1禽流感到2012年“速生雞”、“激素雞”、“藥殘雞”,延續至當前H7N9流感,每次突發事件都導致談禽色變,家禽生產遭受重創。
有人說:“農村土雞要養3個月,甚至6個月才上市,如今的雞45天就上市。不吃激素、不把藥當飯吃能長這么快嗎?”也有人說:“現在小孩發育早,.是多吃了雞肉的緣故。”“H7N9既然是禽流感,不吃雞肉吃豬羊牛肉最保險”等等。媒體抓住消費者的這種心理,利用國家衛計委專家“遠離家禽”、“與家禽保持2米以上距離”之說,大加宣傳,造成了全社會的恐慌。
當前,我們要通過媒體大力宣傳消除禽肉消費恐慌的十大理由:1、N7N9并非來源于雞,人和雞都是受害者。人感染H7N9就是人流感,家禽感染N7N9就是禽流感,說人得禽流感的說法既不科學,更冤枉了雞。2、與家畜相比,雞和人之間的共患病相對較少,吃雞肉實際上是最安全的動物源食品。3、白羽肉雞品種是國外先進育種技術的結晶,多吃白羽肉雞是同國際接軌的。發達國家人均年消費雞肉40多公斤,而我國目前不足10公斤。拿“速生雞”說事是外行的表現。4、家畜和水產品魚蝦等生長期較長,體內重金屬、激素和藥物的積蓄量也就多。5、雞肉是白肉,高蛋白、低脂肪,天天吃也不上火。6、花2斤飼料生產1斤活雞,最節省糧食。7、雞糞無害化處理后可以做成優質有機肥,幾乎不污染環境。8、養雞占有土地少,單位面積產出率高。9、雞肉烹飪方法最豐富。10、最重要的是雞肉價格便宜,是普通百姓餐桌上的“大眾菜”。通過媒體宣傳,給消費者以知情權,讓老百姓大膽放心吃雞肉。
第六、政府扶持。繼續給力養禽產業
在自然災害和疫情侵襲面前.養禽業始終是弱勢產業。這次H7N9疫情對生產危害深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出臺了補助扶持政策,為企業渡過難關給力匪淺。但要保證養禽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還需要政府建立長期的應對機制。當下最具共識的,是建議政府建立保險應急補償機制。保險公司應擴展畜禽業保險范圍,政府也應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方式,降低參保成本,提高保險公司開辦禽業險種特別是災害應急保險的積極性。在歐洲,農業保險賠款占災害損失的比例超過百分之二十,而在我國這一比例不足百分之五。
讓我們上下一致,共同努力,為把我國由養禽大國建設成養禽強國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