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國的生豬市場行情每況愈下不容樂觀。在這樣的養殖壓力下,新聞上不斷爆出因豬價下跌養豬戶欠債潛逃的新聞,甚至更有湖北養殖戶因為承受不了虧損壓力投江自盡。近期,記者在進入基層養殖戶家中走訪時也發現養豬戶的情緒比較低落,尤其是小散戶。其實在這樣的危難時刻我們也看到了小散養殖戶力不從心和脆弱的一面。那么,在這樣的困難面前小養殖戶到底是會選擇“堅定不移走養殖路,創新思變謀發展”還是會選擇 “盡早結束痛苦,放下隨時可能承擔風險的心理壓力”?這里就涉及到近期網絡上很熱門的討論話題:2014年,到底是散戶的退出歷史舞臺還是養豬的轉型年?
政策層面分析
在2013年,以浙江省為例開始實行《生豬養殖證》,國務院頒布了《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不少地方出現了鄉鎮政府強拆養殖戶豬場的現象。在政府補跌方面補跌力度也越來越傾向于規模化的養殖戶。
從上面的種種措施來看,對小散戶來說都是一個挑戰。對養殖環境要求更加嚴格,而小散戶沒有能力一次性或者是短時間內將養殖環境整頓放在第一位,首先要考慮的是利益。而改善環境需要的設備等需要投入資金,是其不愿也能很好承受的。與其相悖的是,以后的無論是工業還是農畜牧漁行業,環保都將是永恒的主題。
《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的頒布預示著傳統養殖業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有待于向集約化的生態農業型轉變。同時,生豬養殖的環保成本勢必隨之增加,而相關的扶持政策更傾向于大、中型規模養殖或企業,未來養殖業的準入門檻有望全面提升,小散戶的生存空間將受擠壓,屆時或加速養豬行業洗牌。另外,例如政府下發給養殖戶的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費用80元/頭補貼發放未能及時到位主要也是出現在農村地區的小散養殖戶中。
現代化技術層面分析
“二維碼”的出現并應用在肉類追溯領域是一種創新,也是在當今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的環境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個舉措,符合消費者想要對所購買產品有更多了解和監督的心理。而這一并不是什么技術難題的現代化產品的應用對小散戶來說還是會遇到不小的障礙。散養戶沒有專門的技術團隊,也沒有資金來完善和追緊此類的新興時代產品。在兩者的對比之下,消費者可能會更傾向于生產過程可透明可視的二維碼追溯產品,散養戶的的劣勢被進一步拉大。
養殖成本層面分析
養殖成本的控制是養豬盈利效益薄豐的最要指標。在我國現階段散養戶的養殖成本一般要比規模養殖戶每斤貴2—3毛。主要是因為,規模養殖豬群的分類,飼養階段的分類等都得到細化,方面統一按時管理。在引種或豬病等研究方面有能力投入。例如,2013年12 月5日江西綠環牧業有限公司直接包機從法國引進了600頭純種洋豬,耗資千萬,這是散養戶望塵莫及的。當然在投入之后,豬種的優良直接帶來的飼養周期短,瘦肉率高,抗病力強等優勢,會在后期的飼養過程中效益逐漸顯現。
相比之下,散養戶使用的種豬一般是土豬,(當然土豬也可以走出一條高端路線,但那畢竟是少數)或者是第三代第四代的優質豬種,或者是雜交種豬,類似這樣的種豬在抵御豬病、繁育能力、飼養周期和各方面指數方面自然都不如純種的一代優質豬種。養殖成本自然會增加,效益也自然不如規模養殖的效益。
從上述的幾個層面去分析,應該能感覺到散養戶在有限的生存空間里掙扎的壓力。單純的一味的走散養路線在各方面的壓迫之下會越來越難。散養戶要想繼續生存在養豬行業了就要思變,轉型自身的飼養模式,例如變一家養豬為多家養殖,嘗試合作社的模式(只是一種說法),增加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和市場的競爭力。總之,2014年到底是散戶退出歷史舞臺的一年還是養豬行業轉型的一年?全看養豬戶自己的抉擇。一個抉擇。一個改變,一條不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