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標準化建設是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標志,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也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作為縣市以下直接涉足農村產業發展的地方政府,應把標準化建設向縱深推進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從而進一步促進新農村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推進農業標準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通過標準化生產的技術措施,控制農藥殘留,減少有害物質,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有機食品生產,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目前城鄉居民對食用農產品最大的不放心,就是害怕有毒物質的污染。因此,在農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沒有標準化管理就不可能有“放心消費”,必須從以人為本的大局去看待推進農業標準化的緊迫性。推進農業標準化與農民增收緊密相連,其作用極大,馬虎不得。目前,廣大農民尤其是純農戶感到增收最難的一個突出問題是農產品生產成本高,賣不出好價錢。而推進農業標準化正是通過先進實用的技術措施,規范和指導農產品生產,確保農產品提高品位,優質優價,讓農民增收。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農產品有標準、有品牌才能贏得市場先機。將特色農產品的資源優勢、生產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和商品優勢,就必須以農業標準化建設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品牌培育。如果沒有農業標準化,就不可能提升農產品市場化、商品化水平。
實踐證明,推進農業標準化,如果沒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或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承擔起貫徹實施標準的主體責任,并聯絡千家萬戶按技術規范組織生產,農業標準化和無公害生產就會變成紙上談兵。因此,要重視培育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專業協會,依靠互助合作經濟組織的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發展,把農業標準化貫穿于產業化經營、合作化發展之中,確保農業標準化和各項技術及管理措施落到實處。
要以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為重點,加快建設農業重大項目的開發基地。應把建設高層次的農業標準化示范區作為農業招商引資、農業重大項目的開發基地。充分發揮示范區連片開發和水土環境的優勢條件,大力發展設施農業、項目農業、休閑農業、高效農業,切實加大做項目、做產業、做特色的工作力度。
充分發揮規劃的指導作用,把農產品質量建設、農業標準化、農產品標識化工作列入“十二五”發展規劃。充分發揮政策的激勵功能,對建成省以上標準化示范區,獲得無公害生產基地,爭創省以上名優農產品及著名農產品商標的項目,分別給予不同檔次的獎勵,以推動農業標準化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要安排專項基金用于扶持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設施建設,用于免費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指標的例行測試,用于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證補貼,用政府"埋單"換取城鄉居民的"放心消費"。
對農業投入要實行“四統一”:即,種子統一供應,藥肥統一配方,植保統一管理,病蟲害統一防治。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生產基地應配備速測儀器及專業人員。對上市前的農產品進行產地檢測。在城鄉集貿市場推行農產品質量市場準入制度,健全入市農產品例行檢測制度、檢測結果公示制度、農產品質量追溯制度等。
建立起有權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對質監、農業、工商、財政、食品衛生等部門明確職能分工,落實工作責任,建立例會制度,統籌協調農業標準化建設,切實把"吃得安全"當成大事,擺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