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畜牧局、省財政廳聯合下發《關于印發遼西北五市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項目及財政扶持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遼牧發〔2013〕282號),明確2014~2017年包括錦州在內的遼西北五市實施新建畜禽標準化生態養殖場(小區)扶持政策。此文的頒發,標志著我市繼2008~2010年3年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項目首輪建設后的新一輪小區項目建設正式啟動,全市勢將迎來新一輪的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投資興建熱潮。
此前,在《遼寧省2008-2010年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項目及財政扶持資金管理辦法(試行)》(遼動衛發〔2008〕108號)指引下,我市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項目以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為載體,把發展標準化規模飼養與清潔化健康養殖有機結合起來,著力轉變生產方式和增長方式,加快發展優質、高效、安全、生態養殖業,增強畜牧業有效規避市場風險、疫病風險和自然風險的能力,極大地推動了我市畜牧業又好又快發展。此三年間,我市陸續建成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636個(1036個養殖小區單元),而由此引發的全市范圍內的廣大畜禽養殖場(戶)的投資興建熱情,使之也積極投身于既建畜禽養殖小區標準化與設施化升級改造、提檔增效建設工作中來。此后,即便在明確暫無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項目省級政策扶持的2011~2012年度,我市仍分別完成了108個和139個單元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的建設工作。
2014~2017年,我市為期4年的新一輪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項目建設將緊緊圍繞依靠政策引導、市場拉動、科技支撐,以生態環保、提質增效為核心,以“繁育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產品安全化、環境整潔化”為標準,以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為目標,以畜禽標準化生態養殖場(小區)建設為載體,推動畜牧業綜合生產、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畜產品安全監管、畜禽清潔生產能力建設水平明顯提升,建設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畜產品生產供給基地,強力推進我市由畜牧大市到畜牧強市的成功轉型的建設進程。
與2008~2010年為期3年的首輪畜禽養殖小區建設項目相比,我市新一輪標準化養殖小區項目建設將突出以下特點,更具鮮明特色。一是建設標準大幅提高,在小區選址、占地面積、布局、防疫設施、畜禽舍建筑等方面進一步明確了具體要求和硬性規定。如小區占地面積必須達到15畝以上,再如規定畜禽舍建筑要達到永久性建筑標準,建筑材料以磚、石等為主,舍頂部及其他附屬設施不可隨意拆卸,且具有良好的防暑、保溫功能和抵抗較強自然災害的能力,其余養殖設施與設備一應俱全等;二是畜禽品種有所調整,提高了生產規模申報標準。將鹿養殖規模場(小區)首次納入項目建設扶持政策范疇,替代了以往政策扶持的肉羊品種。并將生豬,肉牛、奶牛等3個品種的養殖小區生產規模擴大到原來的2倍以上,如生豬圈舍建筑面積達到3000平方米存欄2000頭以上、肉牛舍建筑面積達到2500平方米存欄400頭以上等;三是堅持環保生態理念,突出了“三項治理”新要求。新建標準化養殖場(小區)必須采取干濕分離、干式清糞飼養技術,特別是生豬規模養殖場(小區)同時建設與養殖量相匹配的污水貯存、分級降解、循環利用設施。且規定新建小區糞便污水排放達標,須經縣級環保部門認定和市級環保部門出具證明文件,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采用高溫生物降解、高溫濕化、高溫熱解碳化、生物發酵、有機玻璃鋼罐發酵等處理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