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及經合組織專家分析稱,未來十年,中國豬肉消費量仍將保持上升趨勢。中國農科院信息所專家也認為,隨著我國人口增長、城鎮化發展和國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來國內豬肉消費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消費增長主要來自農村地區及城市新增人口。國內外專家認為,單純依賴生豬存欄和出欄增加不能有效解決我國未來的豬肉消費需求。據中國農科院信息所研究員朱增勇分析,我國肉類需求增長的滿足只能依賴提高養殖效率,通過基因改良、動物保健和飼養方式的改進,縮短生產周期并提高產量。2012年我國豬胴體重為76.55千克,出欄生豬6.98億頭,如果豬胴體重提高到發達國家90公斤的水平,那么出欄6.98億頭生豬,豬肉產量將達到6282萬噸,完全能夠滿足消費需求。出欄6.98億頭生豬需要能繁母豬約5080萬頭(按照目前每頭能繁母豬提供有效仔豬數約13.7頭計算),如果能夠將每頭能繁母豬提供的有效仔豬數提高至歐盟國家19.3頭的平均水平,則僅需要3600萬頭能繁母豬。
專家指出,養豬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雖然中國目前基本已經把國際上最好的豬種引進了過來,但由于在養殖觀念、信息技術等方面落后較多,而環境污染、飼料質量不佳,難以把豬的潛能充分挖掘,實現不了價值的最大化。美國2004年育肥豬飼料轉化率已經達到1.91,而目前我國生豬飼料轉化率在3左右。通過提高飼料轉化率不但可以縮短出欄天數,而且還能有效減少飼料糧需求。同時,通過提高仔豬成活率,能夠有效降低所需的能繁母豬數,減少飼料消耗,在不顯著提高生豬存欄的前提下滿足豬肉消費需求的增長。針對普通養殖戶在產業鏈中所處的弱勢地位,當前應加快生豬養殖合作組織建設,特別是發展能與屠宰加工企業進行對等談判的經濟合作組織,把分散的規模養殖戶組建為一個經濟實體,逐步實現統一采購、統一銷售、統一防疫,提高生豬養殖的組織性、計劃性,減少盲目生產帶來的價格波動。此外,需加大對肉類深加工業的研發和扶持力度。通過提高豬肉深加工不但可以提高生豬產品附加值,而且有利于調節豬肉供給,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