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中國畜禽品種消亡趨勢加劇。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豬肉生產國,也是最大的豬肉消費國,而且有著世界上最為豐富的地方豬種。但是現在一些中國地方特色豬種瀕臨滅絕。不僅只是豬種面臨存續危機,其它禽畜也面臨類似的狀況。
記者周范才接受《經濟之聲》的采訪,詳細介紹我國畜禽產業目前的現狀。
周范才:國家農業部和全國畜牧總站歷時有6年時間做了一個調查,大概有10多個品種跟第一次調查的時候已經沒有觀察得到,最后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有一些地方品種,可能已經在慢慢的消失,這是一個總體上的趨勢。
記者:那么造成畜禽品種消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周范才:中國的地方豬種它的生長周期比較長,它的瘦肉率偏低,這樣子的話,它在市場上經濟效益就會比國外豬的品種低很多,市場上不進行養殖或者不去養中國的地方豬,都是去養國外的,這樣就造成中國很多的地方品種在慢慢的消失。中國的比如說雞、鴨、羊等等,很多同樣都存在類似的問題。
記者:那有沒有一些有效措施來保護我國的畜禽產業資源呢?
周范才:第一個在全國畜牧總站和國家農業部,它設計了一個全國畜禽資源的專家委員會,主要的職責就是辨別哪一些地方的豬、羊等等這些畜禽需要保護的,他們會去建一個名錄,進入這個名錄里面的會加強保護。另外把這些名錄確定了以后,他們會確定這個豬的保種場,比如說還會建立一些地方標準,這是一個國家政策層面的,在市場層面其實是主要推動力量,現在有一些企業它已經逐漸的發現了地方豬的價值,現在已經在北京、上海等等很多的一些大的超市里面,土豬的價格可能要賣到70、80,甚至上百塊錢一斤。市場上去挖掘它的這種經濟效益和它的價值這可能是一個主要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