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消息稱,將與應對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成員單位密切配合,從五方面切實落實疫情防控工作。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教授指出,目前來看,在不能徹底杜絕在禽間傳播和長期關閉活禽市場的情況下,或將在禽、人之間建立起物理隔阻,學習香港經驗——玻璃房隔離選活禽。
現狀
進入高發季病毒未變異
從10月份以來,特別是進入12月以后,H7N9在冬春季節發病高峰再一次出現,在東南地區的這些省份,發病數量比較多,每天六七例的報告水平,未來一段時間可能還會進一步增長。
馮子健介紹,目前我們看到的病毒,不管是從流行病學還是病毒學上,都沒有發現有重要的變異。他指出,重要變異主要指三個方面,一個是傳播能力,是不是更容易從禽感染人,是不是更容易人傳染人,這方面沒有發生變化。第二是病毒毒力是不是更強了,導致重癥和死亡更高了,這個也沒有發生變化。第三是抗病毒藥物的耐藥變異也沒有發生。
一旦疫情卷土重來,能否從容應對?馮子健指出,目前我們的防控措施,監控在加強,治療手段在改進,診斷水平在提高,包括病人的救治水平。他呼吁減少和禽的接觸,特別是高危的老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要盡量減少和活禽的接觸。
措施
衛計委要求督導重點省份
衛計委與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成員單位從五方面切實落實疫情防控工作。
一、充分發揮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作用。加強與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的信息溝通和協調配合,及時通報疫情和防控工作情況,共同研究部署相關工作;二、加強對患者的救治管理。對前一階段的病例進行分析總結,指導地方加強早診早治和重癥救治,切實提高救治成功率,全力降低重癥和死亡;三、認真落實防控措施。印發通知,加強春節前后疫情監測報告、醫療救治、風險溝通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切實做好春節前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四、開展對重點省份的督導。1月13日至17日,會同農業部、工商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對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四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專項聯合督導,了解疫情和防控工作情況,加強對地方的督促指導。與重點省份專家會商完善防控方案,提出全國防控工作策略。五、加強監測和風險評估。進一步加強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流感樣病例監測,深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重點加強對聚集性病例關聯性的調查。認真開展病毒的病原學分析,及時掌握了解病毒變異情況。多次組織國家級專家和疫情發生省份專家開展專題風險評估,研判疫情風險,提出相關防控建議。
建議
市場內將人禽隔離阻斷
馮子健指出,跟季節性流感一樣,光靠個人防護的效果還是有問題的,還需要有一些根本措施。“我們把措施大概排了排隊,看看是不是能夠有辦法在禽間來徹底阻斷病毒循環傳播。”
馮子健介紹,另外的措施是關閉活禽市場和停止跨地區交易,但這樣對養禽業和禽相關行業造成的損失會非常大。他指出,關閉活禽市場措施有兩個,一個是永久性關閉,一個是臨時關閉,“臨時關閉就是大家看到我們今年疫情的反彈,臨時關閉解決得了一時,解決不了長期問題。”馮子健說,退而求其次是學習香港,在不能徹底根絕在禽間傳播和長期關閉活禽市場的情況下,在主要消費者購買活禽的市場,在禽和人的界面,建立起物理的隔離阻斷,把市場改造得使消費者不能直接接觸到禽。它的代價相對小,效果也會比較好。
馮子健介紹,現在正和不同部門交流,想辦法既減少老百姓感染的風險,又最大限度地保護減少養禽對相關行業的經濟影響,特別是對整個養禽業的影響。
■鏈接
感染H7N9禽流感江蘇一游客在臺死亡
據新華社電臺灣疾病管制部門21日公布,一名來自江蘇省常州市的大陸游客因感染H7N9禽流感引發嚴重肺炎并發敗血性休克,于20日在臺北死亡。
據悉,這名游客為86歲的男性,于去年12月底來臺旅游期間發病并確診感染H7N9禽流感,是臺灣確認的第二例境外移入H7N9禽流感病例。
臺灣疾病管制部門表示,該個案確診后,衛生單位即針對病人的一般接觸者與密切接觸者持續追蹤,其中密切接觸者(包括家屬、導游、司機、醫護人員與同病室之病患等)中曾出現相關癥狀者的檢驗結果均為陰性,至追蹤期滿未發現有受感染者。
對話·盧洪洲(國家衛生計生委流感救治專家組成員、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專家)
吃活禽是不良習慣
京華時報:有人說發病高峰再現,是這種概念嗎?去年12月至今一共多少病例?有什么規律?
盧洪洲:全國39例。都是在浙江、廣東、福建、上海等東南部地區。大部分都是有活禽接觸的歷史,所以還是禽傳給人。我們只能關閉活禽市場,讓老百姓改變生活習慣,個體商販也不要把活禽運輸到居民樓下當場宰殺,這些都需要嚴格管理。否則只能被動應對,導致人員死亡,民眾恐慌和人力物力浪費。39例都是散發的,沒有集中爆發。
京華時報:我們有沒有一個量化的指標體系,說每天增加多少例,或者死亡多少例,可以判斷是疫情再次卷土重來,從而采取日報、關閉活禽市場等緊急措施?比如說像預警一樣,多少人是幾級預警?
盧洪洲:現在我覺得關鍵問題是政府和老百姓都知道傳染源在活禽市場里面,但就是因為人們習慣吃活禽,使活禽市場沒有關閉。我在各種場合強調和呼吁政府要引導老百姓改變生活習慣。因為這種生活習慣是不良的,就像春節放鞭炮一樣的。發達國家根本就買不到活禽,都是冷鮮雞,質量一定有保證的,保證郊外集中當天宰殺,冷鏈運輸,非常安全。政府不是一定要設定預警值等發病多少再來采取措施,應該是引導群眾立刻適應關閉活禽市場,改變原來吃活禽的習慣,這才是政府管理部門著力的方向。
京華時報:這是不是需要統一規劃?
盧洪洲:需要產業鏈進行調整和規劃設計。這樣避免了異地運輸導致異地傳播,還有活禽和人密切接觸避免了可能性。國外活禽集中飼養、屠宰的地區都在郊區。這樣也便于集中管理,不至于呈散狀的分布。為什么非要等人死了才去關閉呢?
京華時報:從首例患者來看,去年上海市87歲的李姓男患者,2月19日發病,3月4日死亡。現在是1月中旬,又開始出現散發病例,這跟時間有關系嗎?
盧洪洲:去年2月的只不過是檢測出來了,之前也有一些不明原因死亡病人。去年一二月份已經在上海局部地區有這樣的病例了。冬天病毒在體外存活的時間延長,禽跟人接觸以后就感染人了,或者人接觸了禽類的糞便等被感染了。包括呼吸道、消化道都可以感染。
京華時報:從出現的頻率上來看,從去年4月開始就每天幾個病例幾個病例地出現。和目前有什么不同?頻率有什么不同?
盧洪洲:我還是那句話,有沒有變化?是不是嚴重了?沒有這種比較。因為某一個地區,如果市區里的活禽市場管好了,郊區沒有管好,郊區就易染病。某一個地區老百姓生活習慣好,去活禽市場小,患疾幾率就少。這跟當地政府的政策、活禽市場的管控有關系。
京華時報:從地域上來看,去年是從上海、安徽、江蘇、浙江開始暴發疫情,然后到了北方,和今年有什么不同?目前H7N9疫情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南部地區,如浙江、上海、廣東等省份,為什么都是南方更多一些?
盧洪洲:這很容易理解。南方又放開了活禽市場,南方人喜歡吃活雞,市場沒有關閉,所以疫情就集中在南方。要采取措施,并不是說關閉活禽市場就沒地方買雞了,并不是說關閉活禽市場養殖業就一定要關門了。辦法就是調整產業鏈、調整養殖方式、運輸方式、屠宰方式,產業依然會繁榮的。老百姓是要吃雞的。調整產業結構,不要去市場區交易,而是去超市里交易,全部改成冷鮮雞,味道一樣,但是更安全。
京華時報:目前在臨床中,達菲類的抗病毒藥,即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是敏感、有效的嗎?是否出現了耐藥性?新藥帕拉米韋的作用是否得到驗證?
盧洪洲:依然是敏感有效的。口服、靜脈都有效果。醫務人員感染也要盡早地用抗病毒的,可以避免死亡病例的發生。上海的這名醫生就是早期沒有用抗病毒的藥,覺得自己年輕沒在意。
京華時報:疫苗研發、生產的情況如何?
盧洪洲:現在全國已經有廠家研發成功疫苗,全國13億人口,畢竟才200個病例,將來普遍接種還是對養殖業從業人員接種?或者是什么人接種?需要政府部門決策。生產需要統一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