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是我國重要的肉食來源
肉類食品是現代人食物源中一個極為重要的類別。從營養學的角度看,肉類食品是人體必須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一個很好來源,動物蛋白所含的八種必須氨基酸含量和比例接近人體需要,是一種優質蛋白;除鈣質外,肉是所有礦物質的最好來源;另外肉類也是B族維生素特別是B12的極好來源。
從營養成分來看,各種肉的營養成分差異不大,只有肥豬肉的脂肪含量比較高。在當前飲食健康越來越被重視的情況下,高脂肪的肥豬肉消費量會受到影響,瘦肉受偏好。由于豬瘦肉與其他肉類有相同的低脂特征,豬肉不會被拋棄,影響消費比例的主要是消費習慣。
由于飲食習慣的不同,各國的肉類消費種類和比例差異性比較大。與其他絕大多數國家相比,豬肉在我國肉類消費中的比例較高,是中國消費者日常飲食中最重要的肉類食品。
根據USDA今年5月推出的預測報告,2013年中國的豬肉消費量預計將達到5261.5萬噸,占全球豬肉消費總量50.2%,遠高于第二大的消費地區歐盟27國和第三大的美國。
由于豬肉對中國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國家對豬肉的進口依賴度極低,每年進口、出口占消費量比例僅為1~2%。進口產品主要包括豬雜碎和鮮冷凍豬肉,主要來自法國、美國、丹麥等,出口產品主要為生豬、豬肉及其副產品,超過七成以上的豬產品出口到香港。
豬肉消費增速放緩,但仍有空間
國際對比:我國肉類人均消費量已過高增長期
通過研究2009年全球各國人均GDP和人均肉類消費量的關系,我們發現肉類消費量與收入水平存在確定性的關系,在收入水平較低的國家,收入增加極大地促進了畜產品消費量的增長,而在人均GDP較高的國家,收入上漲對畜產品消費量增長影響較小。
人均GDP在5000美元左右可作為肉類消費的臨界點,當低于5000美元時,肉類消費增速最快。我國2011年人均GDP為7400美元,已經越過了快速增長的時期。不過從消費量的增長潛力來看,我國人均肉類消費尚有空間。
我國肉類消費走勢歷史驗證:增速已進入穩健增長狀態
從歷史趨勢來看,我國肉類消費量的走勢也印證了其消費量復合增速的先升后降。我國肉類消費經歷了三個特征鮮明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1980年以前,肉類消費處于緊缺性消費階段。我國居民的肉類消費既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也受到豬肉供應量的限制,居民的消費得不到充分滿足,增速較低。
第二階段是從1980年到1995年,肉類消費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此期間,我國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肉類消費能力隨之提高,加上畜禽養殖業走向市場化,我國實現了肉類供求基本平衡的歷史性跨越。豬肉在此期間消費增速回復到7%~10%,牛、羊、禽肉消費增速不斷提升,特別是牛肉1990~1995年年均復合增速達到了25%。
第三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肉類消費不斷進入穩步增長階段。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肉類消費增速不斷下移,當前豬肉消費量的年均復合增速已經下降到2.5%左右,牛肉、羊肉和禽肉則分別下降到3%、4%和4%左右。從當前的消費增速來看,我們也基本判斷肉類消費整體步入穩健增長期。
我國豬肉占肉類消費比例未來下滑空間有限
豬肉在中國消費者主要的肉類消費中占比較高,隨著人們食物品種類的多樣化,牛羊肉以及禽肉都對豬肉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替代,豬肉占肉類消費的比重呈現小幅下滑的態勢。不過通過分析,我們認為未來豬肉消費占肉類的比例下滑空間不大,有望保持穩定。
由于飲食習慣的不同,各國豬肉占肉類消費的比例高低不一,總體而言,歐洲大部分國家及中國內地、中國臺灣地區、香港地區、越南、菲律賓、韓國等亞洲國家豬肉消費占比最高,考察這些國家豬肉消費占比的歷史走勢可以發現,其豬肉消費占比在時間序列上表現得較為穩健,沒有發生趨勢性的大幅下滑。
另外,前面提到,肉類各品種消費增速都已經下滑到較低的狀態,從這兩點來看,未來我國豬肉占肉類消費的比例未來繼續出現系統性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有望保持較為穩定的狀態。
在我國整個肉類消費消費量尚有一定上升空間的情況下,豬肉消費占比繼續下滑的空間不大,那么我們可以判斷豬肉消費量的增長尚有空間。
豬肉人均消費的國際對比:提升空間還有
從人均豬肉消費的絕對量的國際對比來看,我國當前的水平雖位于前列,但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并非沒有空間。
我國2012年人均豬肉消費量為38.7kg(USDA),相當于2009年奧地利和香港的59%,德國的71%,中國臺灣的93%(由于數據可得性,國外采取較早一點的數據).
由于發達國家人均豬肉消費量近年來已經從高位有所下滑,而同這些豬肉高消費國家的歷史數據相比,我國豬肉消費顯示出更大的提升空間。
當然,由于消費習慣以及體質差異較大,我國人均豬肉消費量未必能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但起碼可以看出我國人均豬肉消費量還有提升的空間。
未來豬肉消費量的測算
根據可得的數據,我們將豬肉消費分為農村家庭直接消費、城市家庭直接消費以及非家庭直接消費。非家庭直接消費包括戶外豬肉消費和豬肉制成品的消費,當前沒有農村和城市各自的非家庭直接消費量數據統計,但從直觀感覺,城市居民在外就餐較多,農村以家庭直接消費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