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最新公布,2014年1月制造業PMI初值延續去年12月下降勢頭,降至49.6,為6個月來最低水平,亦遠低于市場預期的50.3。12月該指數終值為50.5,當時已為3個月新低。各類分項指數中,新訂單分項指數初值亦低于50,創6個月最低水平。
匯豐控股經濟學家屈宏斌在公告中表示,匯豐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預覽值收縮主要受到中國國內需求降溫拖累,這也意味著制造業增長動能放緩。屈宏斌還表示,目前不必擔心通脹壓力,因此宏觀政策應向支持經濟增長傾斜,以防止類似2013年上半年經濟萎縮的狀況出現。
PMI是經濟的先行指標,從近2年的經驗來看,由于生豬養殖產能偏高,生產效率并未受到疫病等嚴重影響,生豬供應整體偏大,在此局面下,宏觀經濟變化從消費的角度影響豬肉價格逐漸占據上風。
2012年9月PMI逐漸擺脫衰退,重回枯榮線之上,極大促進了豬價反彈。2013年上半年經濟減速明顯,加之諸多食品安全事件影響,豬價經受了一波急跌;下半年3季度、4季度,豬價的觸底反彈雖然有天氣、生產水平下降等影響,但下半年PMI連續5個月站到枯榮線之上,經濟回暖拉動的消費增長也不能忽視。
從近期豬價走勢來看,除開供應大、集中出欄等影響外,消費不旺帶來的影響似乎更加明顯,從微觀層面看,隨著中央出臺“八項規定”的深入實施,餐飲消費反常冷清;家庭臘肉集中消費量不及往年;最直接的證據來自于屠宰場的屠宰量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這方面的影響在博亞和訊獨家評論《豬價跳水式暴跌剛開始or已到位?》中有詳細論述。新出爐的PMI數據在宏觀層面需求減退上,也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2014年以需求回落開局,或許促增長比防通縮更為重要。但也有經濟學家認為未來市場流動性大幅寬松的可能性不大,短期物價水平不具有大幅上漲的貨幣條件。這或許意味著肉價在供應層面不發生重大變化的前提下,大幅上漲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