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育歷史
重慶市是全國生豬生產的重點地區,也是全國生豬出口重點基地,巴南區曾是生豬產出大縣。1992年以來,在重慶市農業局、重慶市科委、四川農業大學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巴南區畜牧獸醫站先后實施了重慶市“動植物良種創新工程”、重慶市重大科技專項和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等重大科技專項,采用現代育種新技術,經過十年的攻關,于2002年12月培育出了瘦肉型豬專門化母本品系——渝太I系豬。 2005年11月,獲得了重慶市《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并被命名為“重慶市渝太I系豬原種場”。 2003年12月,獲得了重慶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同年獲得巴南區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07年列入重慶市遺傳資源保護品種名錄。由于重慶市渝太I系豬原種場處于城市邊沿,不適于養豬,2007年7月,整體出售給重慶結義食品有限公司,繼續對渝太I系豬實施選育、提純復壯、開發、利用。
(二)特點
渝太Ⅰ系豬是以長白豬、梅山豬和漢普夏豬為親本品種,通過復雜雜交選育后而具有產仔數高、瘦肉率高、肉質風味好的優良品種,是重慶直轄后培育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個畜禽新品種,其生產性能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具有很高的種用和推廣價值。渝太I系豬產子數高,窩平產仔數達14頭以上,年產活仔豬24頭,仔豬育成率95%。具有耐粗飼、易飼養、瘦肉率高、增重快的特點,同胞肥育豬189日齡體重達90千克,日增重602.0克,耗料指數3.1,90千克體重胴體瘦肉率55.5%。與長白豬、大約克夏豬、杜洛克豬公豬雜交,其雜優豬達90千克體重的日齡為168.0天,日增重656.7克,耗料指數3.0,90千克體重胴體瘦肉率64.0%。
經重慶市科技信息中心檢索查新(手檢國內文獻8種,機檢數據庫7個),并通過網上查詢,對從中選出的18篇相關文獻對比分析,雖然個別單項指標有高于或等于渝太I系豬的,但渝太I系豬的總體性能指標優于多數豬的指標,而且渝太I系豬是一個產仔數、胴體瘦肉率都高的“雙高品系”,渝太I系豬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已達國內先進水平。
(三)培育方法
渝太Ⅰ系豬選擇了世界上繁殖力最優秀的太湖豬(梅山豬類群)作第一母本,同時要兼顧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等特性,選擇了瘦肉型的英系長白豬和漢普夏豬作雜交育種的父本,應用現代豬遺傳育種、繁殖技術及環境控制等理論與方法,引進太湖豬高產仔基因,通過三品種復雜雜交制種組建基礎群,用群體繼代選育法選育五個世代,從而育成了一個體型外貌基本一致、遺傳性能穩定、繁殖性能優秀、生長性能及胴體品質良好的高產仔專門化母本品系。其培育模式為:雜交制種組建基礎群→群體(雜交群)繼代選育→配合力測定篩選最佳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