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由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侯水生研究員主持的“北京鴨新品種培育與養殖技術研究應用”,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成果培育的瘦肉型北京鴨新品種,在生長速度、飼料轉化效率、胸肉率、肉質性狀等指標上,比國外品種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有望打破國外肉鴨品種占據我國大部分市場的現有格局。
筆者在采訪中發現,隨著國外一些高產畜禽的引進,我國特有的良種畜禽品種受到強烈沖擊,有的瀕危,有的滅絕。對此,專家學者疾呼,采取措施遏制畜禽遺傳多樣性的減少刻不容緩。
作為國內權威的鴨子專家,侯水生對“櫻桃谷鴨”這個稱謂本身就很反感,他一直稱它為“英國養的‘北京鴨’”。侯水生說,原產于北京西郊的北京鴨是世界著名的肉用型鴨品種,現在全世界白色、生長速度快的大型鴨子都是北京鴨的后代。
據介紹,上世紀50年代末,一個叫尼克森的農場主開始組織團隊研究鴨子養殖。他們所做的市場研究發現,很多英國人喜歡吃用北京鴨做成的烤鴨,但多數覺得太肥膩。于是一個多學科人才組成的團隊開始聚集在“櫻桃谷”,專門研究北京鴨的育種問題。通過長年的遺傳選擇試驗,英國人培育出了生長快的瘦肉型鴨子,并迅速搶占了中國肉鴨市場。目前,“櫻桃谷鴨”占領了我國80%以上的大體型肉鴨市場,而北京鴨市場占有率大幅萎縮。
有業內人士計算,中國每年從英國進口“櫻桃谷種鴨”花費大約2億元人民幣。出售種鴨只是櫻桃谷農場開拓中國市場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他們還積極尋求和中國的大型養殖加工集團合資經營,分享市場收益。
讓侯水生著急的是,養殖北京鴨的企業,雖然多已實現了產業化生產,也有了專門的育種中心,但一直以來似乎并沒有什么積極性去培育新的瘦肉型北京鴨品種。
侯水生和他的研究小組,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以我國原始北京鴨為素材進行了研究。到目前為止,已經培育成功瘦肉型、高飼料效率的Z型北京鴨和肉脂型、適合烤鴨專用的北京鴨。侯水生說,“我們培育的鴨子,不但各項指標不輸于外國的北京鴨,而且鴨種價格要便宜得多。”
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國家動物遺傳資源研究室主任馬月輝認為,地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遠沒有像野生動植物保護那樣受到重視,各級部門對畜禽資源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少地方只索取、不保護,特別是對地方良種保護不得力。“實際上,即使暫時看不出一些地方品種的實用價值,但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角度,從未來發展的角度,也應當予以保護。”
調查顯示,我國畜禽資源總體下降趨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根據我國第二次畜禽遺傳資源調查(2003—2010年),瀕危和瀕臨滅絕品種占地方畜禽品種總數的14%。
據了解,目前共有三種保種方式幫助地方家畜家禽品種“復興”:其一是建立活體保種場;其二是對動物的精子卵子進行冷凍保存;另外一種是取得動物DNA保存一些特有基因。
北京農學院教授李華表示,目前最好的方式還是建立活體保種場,把一些有利用價值的物種圈養起來。“因為每個物種單個個體的基因是不一樣的,只有保留一個大的群體,才能把這個物種的優越性遺傳下來。”
在我國地方特色的名雞品種中,北京油雞猶如雞中“鳳凰”,卓爾不群。它“鳳頭,毛腿,胡子嘴”,以外貌奇特、肉味鮮美、蛋質佳良而著稱,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但北京油雞一度瀕臨滅絕。
上世紀70年代后期,隨著國外高產品種的引入,北京油雞在原產區的養殖數量急劇下降,并出現品種混雜現象,瀕臨滅絕。1972年,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等單位的科技人員,相繼從民間搜集北京油雞的種雞,進行繁殖、提純、性能測定、選育和推廣工作,從而使這一珍貴品種得以保存至今。
北京市畜牧獸醫總站副站長陳余說,2005年以后,隨著北京油雞被市政府列為北京市特色農產品,產業逐漸形成并蓬勃發展,其中百年栗園作為北京油雞產業化發展的代表,使北京油雞這一優良特色品種從科研單位逐漸走向市場。
不過陳余也坦言,保護家畜多樣性往往不可能有近期經濟效益,因此,國家應在統一規劃下,明確劃分保種范圍,建立保種場,制定保種計劃,并給予經費資助。
在陳余看來,單純依靠研究機構保存我國地方本土家禽家畜品種,并不是一個穩妥的辦法。地方家畜家禽品種的保護關鍵還是在民間,只有眾多農戶參與養殖,一個地方品種才能得到順利繁衍。
過去國內也有北京鴨培育的品種,但肉用性能低于國外先進水平,成活率、孵化率也要比“櫻桃谷鴨”低,因此在市場競爭中根本就不是“櫻桃谷鴨”的對手。黑龍江杜爾伯特縣養鴨大戶包勝文說,“櫻桃谷鴨”長得快、食量小,按照現在的行情,每只少吃一斤飼料就能多賺一元錢。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劉華貴研究員介紹,如果在經濟上不劃算,農民就不會有養殖本地原生品種的熱情,建議國家采取補貼等措施鼓勵養殖。
另外,一些研究機構也應該加強對我國現存原生家畜、家禽品種的研究和繁育,挖掘其內在的健康價值和經濟價值,讓農民自愿進行規模化養殖,這樣才會讓其徹底擺脫瀕危的狀態。
對原生家畜家禽品種進行新品種的繁育,往往需要花費極大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在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持下,很多研究機構并不愿意投入。雖然我國家畜家禽養殖規模龐大,但是大部分企業都沒有研發力量。
不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飲食的品質,一些地方特產畜禽品種開始受到更多關注,一些地方政府也開始紛紛打造本地的特色畜禽并實施地理標識認證。“地方畜禽的售價往往都要比反復雜交和大規模養殖的品種高得多,越來越多的養殖者又開始養殖,這讓不少瀕危畜禽品種重煥生機。”馬月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