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帶有H9N2病毒的家禽就像一個孵化器,使得野生鳥類來源的禽流感病毒得到更大的重配機會,從而在家禽中存活和傳播,并最終造成人感染。”日前,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劉翟等人在《柳葉刀》發表綜述文章提出,應加強對家禽中H9N2病毒的防控,盡快關閉活禽市場。
據介紹,截至今年2月23日,我國已發現H7N9A型禽流感病毒感染者213人,其中66人死亡。去年12月17日,江西省發現了首例致命的人感染H10N8禽流感病毒,隨后該省又發現了2例相同的感染病例。
文章分析稱,上述新型流感病毒H7N9和H10N8具有相似的遺傳譜系:血凝素(H)基因來源于鴨子,而神經氨酸酶(N)基因來源于野鳥。此前已有研究顯示,H7N9和H10N8病毒擁有與家禽中H9N2病毒相同的內部基因。根據對我國及亞洲東部地區家禽的長期監測顯示,H9N2病毒在家禽中廣泛流傳。系統發育分析也提示,不同亞型的禽流感病毒與H9N2病毒共同傳播,并且它們的內部基因發生了重配。因此,盡管H9N2基因對于感染人類所起的作用還需確定,但已有研究觀察到H7N9和H9N2基因的動態重配,提示H7N9病毒在家禽中演變為可感染人體的病毒。
文章提出,流行的家禽H9N2病毒和來自野鳥的流感病毒之間的重配,可能使病毒逐漸演變并適應家禽宿主。家禽特別是活禽市場,可能在禽源新型流感病毒的出現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撲殺攜帶H9N2的家禽可能是防止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有效策略之一。
該文章第一作者劉翟表示,對于禽流感病毒的關注不應僅集中在致病病毒本身,類似于H9N2這類在雞群中廣泛存在且致病性很弱的病毒,可能是病毒變身的“溫床”,因此,對其研究和管理應得到政府決策者、科研人員等的關注。
劉翟說,活禽市場的關閉或者頻繁消毒至關重要,“在禽類中存在H9N2病毒就像人類中存在流感病毒一樣,無法完全避免,但集約化養殖通過嚴格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其他病毒侵入,從而避免病毒重配導致人感染病毒的出現”。
作為該文章的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曾表示,管理好活禽市場能有效防止H7N9禽流感病毒的傳播與蔓延。他同時呼吁,國人應盡快改變吃活禽的習慣,實現禽類肉食產品集中宰殺,冰鮮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