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住在大石橋市東部山區海龍川山腳下的農民唐德林飼養生態豬把市場鬧得紅紅火火,記者一直想探個究竟。3月初,記者來到周家鎮馮家村唐德林生態豬養殖場。40多歲的唐德林指著繞山而圍的鐵絲網對記者說,這就是他承包的500多畝山地,全用鐵籬笆圍了個嚴嚴實實,除了嚴冬,他飼養的生態豬每天都放養在山林里。
從小就生活在大山里的唐德林對山中的草木、野果如數家珍。他說,山里的野菜、野果、腐殖物都是豬的上等飼料。“上千頭豬每天都在山上采食,會不會把山林破壞了呢”?“不會,豬拱土覓食,恰好為山林翻地松土,拉屎撒尿還會肥了山地,反倒為植物生長提供了上好的有機肥料,來年植物會長得更豐茂。”唐德林說。
山腳處有個1300平方米的水池,唐德林說,這是為了讓生態豬每天都能喝到涼絲絲的山泉水而修建的。
走出山林,記者來到現代化生態豬舍。2000多平方米的豬舍就建在山腳下。在電視監控室里,工作人員在三排豬舍里配料、清掃以及豬吃食、喝水等畫面通過熒屏讓人一目了然。
去年,生態豬養殖場出欄育肥豬800多頭,目前存欄仔豬1200多頭,產仔母豬280多頭,后備母豬150頭。
順著濃濃的豆香味,記者來到生態養殖場的飼料加工室,一臺炒豆機把炒熟的豆輸送到機臺下的大笸籮里,粉碎機把炒熟的黃豆、玉米、麥麩子一起加工成面粉。這些干料就是生態豬的主食。飼料儲藏室里,堆得像小山一樣的大紅蘿卜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唐德林說,這是他們為生態豬準備的過冬青飼料,每天給豬吃一個生蘿卜,可以滿足育肥豬對維生素等微量元素的需求。
唐德林生態養殖場飼養的全是黑色豬,為了保證育肥豬的品質,他們從黑龍江、吉林、撫順等地引進優良公豬進行繁殖。
談及生態養豬的效益,唐德林說,生態豬生長周期長,一般要年頂年出欄,有的豬飼養的時間更長,飼養成本高。但由于養殖模式的改變,豬肉的品質好,市場價格也遠遠高于普通肉食豬,生態豬市場前景樂觀。今年,有不少北京、上海、沈陽、大連等地的客戶來到這里訂生態豬,一些大型商場也設立了周家生態豬專柜。今年他飼養的生態豬還注冊了“寧野”品牌。
對于今后的打算,唐德林說,去年就想搞一個飼養生態豬的合作社,形成“公司+農戶”的養豬模式,不斷擴大生態豬飼養規模。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困擾唐德林發展生態豬的最大難題是資金,他特別希望得到有關部門的幫助。他說,按目前條件,到2014年底,出欄3000頭生態豬應該沒有問題。如果資金條件允許,2014年,他有能力扶植300家農戶飼養生態豬,并可逐年擴大扶植規模,使生態豬養殖實現規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