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影響生豬行情的原因,大家提到更多是“豬周期”。其實這個內在的原理,也就是供求關系。而近期雙匯因為采購了美國豬肉,被部分人認為是損害了養殖戶的利益,甚至有人認為雙匯收購美國豬肉會造成生豬市場更加疲軟,生豬養殖戶虧損異常等等一系列嚴重后果。而我們大部分人心里都明白,這不過是過度渲染罷了。但是雙匯在這個當口,依舊成為為眾人討伐的對象。
一直被提起的“H7N9流感”事件,從給總理、主席發短信、寫信,到家禽企業聯名,再到今年養殖戶狀告衛計委,所有的矛頭指向“H7N9流感”就不應該加這個禽字!的確,在信息傳播高度發達的今天,“禽流感” 這個禽字,無疑是給消費者提供了拒絕消費的信號,使得8000萬養殖企業、戶蒙受了不白之冤。但是,我們假設,假如當初衛計委公布的沒有這個禽字,那就能夠保證流感爆發之后,不會影響到家禽行業嗎?消費者從疫情的通報中是可以了解到大部分感染患者都是在菜市場與家禽環境中接觸過的。這個信息,是無法隱藏的。種種信息之下,還是會對消費造成一定的恐慌的。去掉禽字,只能是治標不治本。根本在哪里?是消費者的認知。而大部分的家禽養殖企業更多的時候考慮的是如何把雞養好,很少有企業去想過樹立消費者對品牌、對家禽養殖的了解或者信心。因為缺乏了解,所以才會盲目聽信一些所謂專家類似“少吃雞肉”的荒唐建議。盡管“H7N9流感”是天災,但并不是沒有養殖戶可以自己努力的地方。養殖透明化,加強消費者的認知與信心,這才是根本。類似于肯德基、麥當勞、家樂濃湯寶的廣告宣傳一樣,肯德基的食品安全問題在網絡上也曾是幾次沉浮。也是2013年開始,我們隨處可見肯德基關于食品來源,也就是養殖透明化的廣告、各類參觀養殖基地的活動,并且正在逐步取得成效。
另外,還有一個影響家禽價格大跌的因素似乎被“H7N9流感”所掩蓋了,那就是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