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百頭奶牛牛舍,只需要一個人飼養,聽起來仿佛不可思議。然而這樣一個畫面,卻在齊齊哈爾市鶴達博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奶牛養殖示范基地真實展現。這都歸功于一項新的生物技術的應用——微生態奶牛養殖系統。
微生態奶牛養殖示范基地,位于齊齊哈爾奶牛產業現代化試驗示范園內。三月初春,外面仍天寒地凍,步入百頭微生態奶牛養殖牛舍,卻讓我們體驗到與常規牛舍不一樣的感受。牛舍的溫度在零度以上,空氣中沒有奶牛糞尿的腥臊味,看不到臥欄和牛床墊,百余頭奶牛在厚厚的、松軟的類似稻殼上面或臥或悠閑散步。
鶴達博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馮小鴻告訴我們,這個牛舍采用了微生物處理牛糞尿技術,去年夏天公司鋪設了50厘米厚的菌床,奶牛就生活在菌床上,奶牛產生的糞尿落在菌床上,能夠被好氧微生物迅速而徹底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同時產生大量的熱量,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隨之散失,分解后的牛糞變得干燥松軟,成為奶牛的臥榻,這個臥榻三年清理一次即可。正在我們感到懷疑的時候,馮小鴻順手抓起一把分解過的牛糞遞到我們眼前說,你聞一下沒有一點異味?我們聞過之后,果如其所言。
微生物分解能力怎會如此神奇呢?經過深入了解得知,微生物處理牛糞尿技術上世紀起源于日本,2006年由徐美慶研究員取道德國引入我國,與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合作在杭州博凱公司奶牛場試驗培植,并針對我國不同氣候條件培養出適用菌群。2011年“健生1號”菌成功應用于高溫高濕的上海奶牛集團崇明島奶牛場、海豐萬頭奶牛場,應用至今牛舍未清理過糞尿。2013年“健生8號”高寒地區專用菌在齊齊哈爾奶牛產業現代化試驗示范園創造了奶牛糞尿99.63%被分解成熱量的奇跡,嚴寒的冬季舍內溫度平均在零上5℃,空氣指標遠優于常規牛舍,墊料各項指標符合優質有機肥標準。
微生態奶牛養殖系統,其工作原理是以微生物發酵墊料為載體,有益菌群快速消化分解糞尿等養殖排泄物,分解有害氣體,釋放熱能。這項技術的運用后,實現了牛舍(欄、圈)免清糞、免沖洗、無異味,舍內環境得到改善,奶牛靜臥時間增加,產奶量隨之提高;通過抑制有害菌的存活與繁衍,能夠提高奶牛機體免疫力,大幅度減少奶牛應激與疾病;實踐證明對奶牛肢蹄病、細菌性乳房炎的預防率高于93%,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然而,微生態奶牛養殖系統的運用意義還不止于此。一是能夠節約建造成本。不用建設地下排污設施、糞污處理用房,省去臥欄、牛床墊的投資,不用設置取暖設施。二是減少機械設備投入。微生態養牛的圈舍的維護機械只需要旋拋機等簡單機械,平均三天左右對墊料上層進行翻拋。不必購置刮糞板、鏟車等糞便收集機械、翻斗車、拋撒機、糞污固液分離機等設備。三是大大減少生產一線人員,節省機械燃油、電力、治療費和奶牛管理費用。
據了解,鶴達博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國內奶牛糞污處理專家徐美慶先生和馮小鴻先生創立,是集奶牛生態養殖研究及成果應用于一體的規模化、生態化、環保化、科技創新型企業。此次進駐鶴城,正是看中了我市奶牛養殖業的后發優勢,使這一技術惠及更多奶牛養殖場,全力推動全國農牧養殖業向生態健康、綠色環保、無污染、零排放的高效養殖小區邁進。
據齊齊哈爾奶牛產業現代化試驗示范園管委會副主任許穎介紹,近兩三個月以來,來自全國各地參觀考察的企業絡繹不絕,他們對這項新技術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多企業下了訂單,而克東縣原生態牧業公司依靠“近水樓臺”,已經決定引進此技術。微生態奶牛養殖系統在高寒地區的成功應用,必將引發一場奶牛養殖產業新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