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安全問題主要有哪些?如何從科研、企業、政府的層面來確保“舌尖上的安全”?4月9日,在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舉行的西南區生豬優質與安全協同 創新中心工作推進研討會上,有關專家指出,豬肉安全問題主要是抗生素藥物殘留和金屬元素超標兩大方面,要形成“全產業鏈”安全來確保食品安全。
據專家介紹,備受百姓關注的生豬安全問題,主要是養殖過程中抗生素藥物殘留問題。一是在飼料中加入的促生長抗生素,二是在豬生病時使用的例如青霉素、鏈霉素等抗生素。此外,由于飼料及其添加劑中添加了一些礦物元素來促使豬迅速生長,還可能存在一些重金屬元素殘留的問題。
“因 為人體復雜性,這類抗生素隨著豬肉進入人體后,是否會產生耐藥性還沒有具體的證據證實,但我們都有這方面的顧慮。” 四川農大的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吳德說。而對于百姓關注的對豬使用激素的問題,吳德表示,由于使用激素的成本很高,養殖動物是注射不起激素的,所以不用擔心這 個問題。
“如果嚴格實行生豬屠宰前一個月停藥的制度,藥物殘留的問題應該不大。”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的印遇龍院士認為,養殖環節的監管很重要,國家有飼料使用、獸藥使用的規范要求,按照標準執行不會造成豬肉的安全問題。
為 滿足老百姓對安全、高品質豬肉的需求,西南區生豬優質與安全協同創新中心正在通過遺傳育種、營養調控、疾病防控三大體系調控生豬的健康,減少生豬的用藥 量。針對目前養豬環境的惡劣問題,吳德認為,要建立區域性、全國性的防御體系,制定合理的消毒方案和環境控制方案,通過切斷疾病傳染源、控制豬生長環境的 溫度濕度、糞污處理等措施,可以快速檢測疾病的發生、流行,促進生豬的健康,減少生豬的用藥量,減少豬肉藥物殘留。
“單獨一個環節并不能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四川巨星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段利鋒認為,畜產品的安全,意味著從飼料到獸藥、從養殖到加工都要安全,而目前這些都是割裂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而全產業鏈的安全需要政府的推動和監管,給企業一個嚴格的、公平的標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