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章豬舍拆除協議簽約正式開始短短半個月,新豐鎮原有應拆違章豬舍的農戶已有90%以上簽約。“今年的工作推進的確比去年更順利。”新豐鎮副鎮長黃 軍介紹,今年違章豬舍拆除簽約工作推進勢如破竹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既有市場影響,也有工作舉措上的“進化”,目前來看形勢不錯。
新豐鎮金 章村的村民徐先生家里養了200多頭生豬,在今年開始簽協議時,主動表示愿意拆除豬舍,而且很快就簽約完成,這樣的合作舉動在去年簡直不可想象,讓他們主 動的最大推動力就是市場變化。今年年初以來,生豬價格跌跌不休,以目前的行情來看,內三元豬為每公斤10元,外三元豬是每公斤11元,比去年同期的價格每 公斤少了兩三元,養一頭豬至少要虧兩百元,這讓一些生豬養殖戶有些“屏不牢”了。其實,目前新豐鎮的養殖戶中,有很多人家的豬舍都已經空了大約三分之一, “就留下母豬,奶豬、仔豬和肉豬還是快點賣掉,少虧點。”徐先生說。
比市場價格下跌更令養殖戶們想法逐漸松動的,是去年大規模推進違章豬棚拆除后,新豐鎮的生豬產業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新 豐鎮的生豬養殖業已經有三十多年歷史,全鎮范圍內形成了養殖、防疫、飼料、營銷等完整的產業鏈。但因為政府拆除違章豬舍態度堅決,去年全年拆除禁限養區違 章豬舍3792戶,拆除面積110.5萬平方米,生豬養殖量隨之遽減,對整條產業鏈中的所有環節來說,都不啻于一次“地震”。
竹林村曾經是 新豐鎮生豬養殖量最大的村,年出欄量最多時達到約12萬頭,但現在存欄量只有2萬頭左右了,營銷戶的數量也僅是“巔峰期”的一半左右。同為生豬養殖大村的 金章村,以往來自上海、江蘇等地的收購商有100多人,現在少了一半,村里的生豬營銷戶也明顯減少,而一些獸藥、飼料經營戶都已經開始考慮轉產轉業。
黃 軍介紹,在豬價持續低迷的如今,新豐鎮生豬散戶養殖狀態是“自然萎縮”。南湖區、新豐鎮和各村對今年違章豬舍拆除的“不手軟”,更讓這樣的“萎縮”加快了 步伐。去年,新豐鎮在拆除違章豬舍中采用了干部聯戶制,實行所有鎮村干部“5+2”、“白+黑”工作,既鐵腕推進違章豬舍拆除,也在工作中為確有實際困難 的群眾柔情解難,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今年,新豐鎮在此項工作中力量配強,力度不減。而原本負責監督的區級聯掛部門工作人員,今年開始在實際丈量中就提前介 入參與進來,強化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平公正。
對原先的生豬養殖戶,新豐鎮通過成校培訓、產業轉型引導等方式,引導其向種植業轉型,生姜作為新豐鎮傳統“強項”,已有部分養殖戶開始嘗試生姜萬元千斤種植模式,向更為環保的種植業要效益,而生豬養殖也開始進入了新軌道。
“我 們并不是要完全‘消滅’生豬養殖業,而是要將其引導到生態化、規模化、標準化的道路上來。”黃軍說,目前全鎮共有5家生態養殖牧場,實行統一標準規范化養 殖模式,使用農牧結合生物處理技術,養殖產生的污染可以通過生態循環自行“消化”,其中一家企業的生態處理技術還被引用到河道治理中,十分有效。在強化生 態養殖的同時,還要鼓勵品牌化發展,改變生豬養殖“散、亂、臟”的現狀,讓新豐鎮成長為更科學、更生態、更宜居的新市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