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豬肉價格創3年最低,讓不少市民高興起來,但價低的背后,確是養豬戶們的唉聲嘆氣。記者走訪港城多家養豬場了解到,目前養殖戶賣一頭生豬至少要賠300到400元錢,如果到了該出欄的時候不賣掉,豬養得愈大,耗料愈多,長肉慢,每年還得往里搭錢。
近期,生豬價格的持續下跌引發養豬戶虧損已經成為全社會輿論的焦點。養豬行業現在難以逃脫這樣的命運:豬肉漲價—養豬戶多養豬—供應增加導致肉價暴跌—養豬戶虧損后開始殺母豬—供應減少又導致肉價暴漲。
養豬產業同樣也遵循市場規律的原則,價格漲跌都是市場行情的真實體現。政府對于豬肉價格的調控很多時候還是固守城鄉二元化思維,多站在城市居民角度考慮肉價,為了保護市民能夠吃得起肉,常常忽略了養豬戶的利益。養豬能不能賺,對于養豬戶來說,就看能不能趕上好的行情。
豬肉價格漲跌影響著億萬百姓的生活,按說政府有責任調控。但縱觀近十年來,歷次豬肉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時,有形之手都不曾將豬價拉出“暴漲暴跌”的怪圈,并且如果調控把握不好時機,反而會適得其反。由此引發出關于政府是否該出面調控豬肉價格的爭議愈來愈大,所以有人認為,豬肉價格應該讓市場機制發揮主導作用,政府人為、過多地調控只會加劇價格的波動。
政府“好心辦壞事”的先例不少,調控豬價跟調控房價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房地產的價格越調越高,以至于政策的公信力相應受損。而生豬生產調控更導致“豬周期”越來越短促和凌厲,相當一部分豬農并未得到實惠。不少事實也證明了,有時候動用行政手段調控經濟并沒有取得預期效果。
實際上,生豬生產波動與價格波動是經濟生產活動的正常現象,是有規律可循的。但是,現在有很多的因素正在破壞這個規律。政府要管好、做好份內的事情,不該管、不該做的事情就要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