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國寶豬“二花臉”的命運相似,太湖鵝的數量也逐漸稀少。近年來,無錫地區畜牧界流傳著“花上萬元錢也覓不到一只太湖鵝”這樣的話。為使這一數量日 漸稀少的傳統肉禽重回我市餐桌,近日,無錫、宜興畜牧部門經過多方考察,在宜興陽巷設立保種場,首期引進600對太湖鵝苗進行繁殖。
據介紹,太湖鵝是我國著名的水禽品種之一,以產蛋多、肉質好聞名于世,養殖范圍曾經遍布江南水鄉。“在我父親那一輩的時候,太湖鵝數量很多,農村幾乎家家都養。”宜興兄弟養鵝技術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吳志松說,近年來太湖鵝數量日漸稀少,目前全國只有400多只種鵝。
吳 志松說,太湖鵝越來越少的原因主要是體格小、肉少,生長周期長,飼養成本高,經濟效益低。太湖鵝平均只有5斤左右,全國30多種白鵝品種中,太湖鵝是最小 的;另外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大型肉鵝,生長期是120天,而太湖鵝母鵝要養上200多天才能產蛋,生長期長了約一倍。養殖場出于經濟效益的考慮,選擇養殖其 他鵝種,太湖鵝數量急劇萎縮。
為挽救瀕臨絕跡的太湖鵝,日前,無錫和宜興畜牧部門組織考察后,覺得宜興楊巷鎮兄弟養鵝技術專業合作社具備設 立“太湖鵝保種場”的條件。同時吳志松對該鵝種的養殖也很有興趣,在畜牧部門的支持下,養殖場成功從蘇州太湖鵝國家級保種場引進了該批鵝苗。近日,記者在 吳志松養殖場的恒溫培育室內,看到了這群太湖鵝苗,目前鵝苗還處于生長期,約有一斤重左右,吳志松預計該批鵝苗今年年底能成年產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