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咱們餐桌上的肉雞,大多都是白羽雞,但十年之后,品種就會發生新變化。近日國家農業部啟動了全國肉雞遺傳改良計劃,對目前主要食用的白羽雞和黃羽雞進行新品種培育,“更新換代”后的肉雞疾病傳播會得到有效控制,肉雞本身也將更加健康。
十年培育40個肉雞新品種
我國是世界第二大肉雞生產和消費國,雞肉是僅次于豬肉的第二大肉類產品,現在市場上銷售的雞肉產品主要來源于白羽肉雞、黃羽肉雞和淘汰蛋雞。根據農業部的資料顯示,白羽肉雞生產種源全部從國外引進,品種主要有愛拔益加、羅斯和科寶等,年引進祖代種雞數量超過100萬套。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曾自行培育過白羽雞種雞,當時的種雞占市場50%左右的份額。不過進入21世紀后,我國白羽肉雞育種中斷,生產中使用的良種全部從國外引進。長期大量的引種不僅威脅肉雞種業安全,也給家禽生物安全帶來了挑戰。
根據農業部的要求,到2025年,培育肉雞新品種40個以上,提高引進品種的質量和利用效率,進一步健全良種擴繁推廣體系。培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白羽肉雞和黃羽肉雞新品種,其中白羽肉雞的商品雞成活率要在95%以上,對肉雞生產性能進行測定及有效管理,提高肉雞品質。
“提純”瑯琊雞保護本地種
記者從市畜牧局了解到,目前青島市民餐桌上的肉雞主要以白羽雞為主,與其他白羽雞一樣,青島食用的白羽雞種雞也來自于國外。畜牧局工作人員介紹,為了減少養殖戶的飼養成本,提高養殖戶收入,近日畜牧局下發了引導養殖戶飼養的家禽畜牧等品種,在肉雞方面主要為“羅斯308”和“科寶500”,這兩個品種都屬于白羽雞。與其他雞品種相比,青島地區飼養白羽雞時間較長,養殖戶也有一定的經驗,飼養風險較低。
除了白羽雞之外,市畜牧部門也在保護本地品種雞,比如瑯琊雞,經過10余年的搶救性保護及提純,基因純度到了95%以上。今年年初,經過有關部門論證,“瑯琊雞”被國家工商總局正式認定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瑯琊雞原分布在黃島區南部沿海的瑯琊、寨里、泊里、信陽等一帶,上世紀80年代后期,由于外來雞種大量引進和盲目雜交,瑯琊雞數量急劇減少,2004年原膠南當地村民承包了一座面積為20公頃的荒山,建養殖廠從事瑯琊雞的提純和擴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