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訊,生豬出欄穩定在570萬頭,水產品總產量穩定在7.2萬噸;規模化養豬比重達到72%,豬肉產品出口創匯額占全省豬肉出口創匯總額的80%,新增規模以上牛羊養殖基地10個;確保不發生“瘦肉精”中毒事件和重大動物疫病大面積流行。這是湘潭市畜牧獸醫水產局2014年的工作目標。
為了實現這一工作目標,市畜牧獸醫水產局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重點抓好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標準化規模生態豬場建設、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沙子嶺豬品種資源開發利用等工作,優化產業經濟增長方式,使湘潭以生豬為主的養殖業在全市農業產業中率先實現現代化,在全省養殖業中率先實現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
“五化”拉長產業鏈
偉鴻食品有限公司是湘潭養殖行業的“領頭雁”,該公司通過向養殖業上游和下游延伸產業鏈條,已發展成為一個融生豬養殖、屠宰加工、連鎖銷售、冷鏈物流、出口貿易、科研服務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生豬產業化企業。
“偉鴻是我市養殖業產業化發展的典型。在2014年,我市養殖業走產業化帶動的同時,還將堅持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生態化引領、品牌化提升的發展方向。”市畜牧獸醫水產局負責人向我們介紹。將拉長養豬裝備制造業、養豬電子商務信息業、冷鏈物流業等現代養豬業“短板”,加強產業橫向和縱向聯合;全市規模養豬比重提高到72%以上;力爭年內國家級、省級標準化示范場突破30家;推廣生態環保養殖模式;加快沙子嶺豬產業化開發步伐和湘潭生豬產業系列品牌宣傳力度。
養殖模式實行“微調”
“將糞尿分離,干糞通過發酵腐熟后用于苗木肥土,尿糞通過沉淀后進沼氣池,沼液用于池塘養魚、苗木澆水,這種生態的養殖模式,達到了污染‘零排放’。”位于雨湖區長城鄉繁榮村的富得豬場老板唐石林告訴我們,通過采用“豬-沼氣-苗木(魚塘)”的生態養殖模式,生豬養殖實現了經濟、環境、社會效益的多贏。
2014年,湘潭將繼續調整養殖方式,引導實現標準化規模生態養殖。另外,將合理調整養殖區域布局,引導產業發展向優勢區域集中;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相對處于產業高端、污染排放少的種豬產業;調整輸出方式,促進畜產品加工由初級產品向精深加工產品轉變;調整資本運營,整合優質資源集群發展,力爭兩年內實現養殖業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特色產業帶動工程”啟動
沙子嶺豬是湘潭的地方品種,怎樣將其打造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地方特色產業,2014年我市將實施“地方特色產業帶動工程”,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進入沙子嶺豬全產業鏈開發領域,形成沙子嶺豬保種、繁育、養殖、加工、市場、流通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條。
除了實施“地方特色產業帶動工程”,我市還將重點實施種豬產業培育工程、生態養殖示范工程、動物防疫保護工程、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程,積極培育具有競爭力的核心種豬業企業,加快產業升級,逐步形成大中型高標準養殖場、養殖小區和養殖戶并存互促的養殖格局,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動物防疫工作新模式和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