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南區生豬優質與安全協同創新中心2014年工作推進會在四川農業大學召開,探討豬肉安全問題。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四川農大教授吳德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豬肉安全的問題,主要是抗生素藥物的殘留問題,這類抗生素可能會和人體產生交叉的耐藥性,危害較大。”
豬肉安全問題主要是抗生素藥物殘留
吳德表示,目前,生豬安全問題主要是抗生素藥物殘留問題。在豬生長的過程中,飼料中會被加入促生長的抗生素,豬生病時,會大量的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可能會隨著豬肉進入人體,使人體產生耐藥性,危害較大。“雖然還沒有具體的證據證實,但我們都有這方面的顧慮。”
豬肉的另一個安全問題是金屬元素超標,飼料及其添加劑中,會有一些礦物元素來使豬迅速生長,當中會存在一些低含量的重金屬元素超標的現象,元素殘留對人體也可能產生影響。而對于市民關注的對豬使用激素的問題,吳德表示,由于使用激素的成本很高,養殖動物是注射不起激素的,所以市民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選育優良基因提高生豬免疫能力
“有些豬種自身免疫能力很高,從它們身上提取優良的抗病基因,運用到其他豬種身上,從而提高生豬自身對疾病的免疫能力。”吳德表示,目前,協同創新中心在解決豬肉藥物殘留的問題上,在安全方面,通過遺傳育種、營養調控、疾病防控這三大方面進行。“均衡合理的營養飼養,也能提高豬的免疫能力。”
同時,養豬環境惡劣也是造成豬生病的原因,吳德認為,要建立區域性、全國性的防御體系,制定合理的消毒方案和環境控制方案,通過切斷疾病傳染源、控制豬生長環境的溫度濕度、糞污處理等措施,可以快速檢測疾病的發生、流行,促進生豬的健康,減少生豬的用藥量,減少豬肉藥物殘留。
加強“產業鏈”監控促進豬肉安全
四川巨星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段利鋒認為,單獨一個環節并不能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對于畜產品來說,首先是飼料安全,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控制飼料及其添加物;其次是藥品,也要按照管理規定來進行,只有飼料和藥物是安全的,那么豬作為原料加工成肉制品才是安全的。
但是目前,在四川省乃至全國,飼料、養殖、食品加工各行業是割裂的,并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段利鋒說,最近報道的一些食品出了問題,主要是原料出了問題。全產業鏈的形成需要政府的推動和監管,給企業一個嚴格的、公平的標準平臺。當前,“價格問題”也是“問題食品”出現的原因之一,“不符合標準的食品存在成本低,而符合標準的產品在與其競爭中就會處于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