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昌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江西省生豬出口2642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40.7%;價值4236萬人民幣,增長33.2%;平均價格為每千克16元,下跌5.3%。全部以一般貿易方式、私營企業性質出口,并且全部出口香港。
一、今年一季度江西省生豬出口的主要特點
(一)月度出口量漸趨正常,出口均價與去年持平。今年1月,江西省生豬出口量為282噸,同比增長82.7%;受春節等因素影響,2、3月份出口量分別為1112噸和1248噸,同比分別增長12%和70.8%,漸趨去年正常出口量;與此同時,生豬月度出口均價在經歷了上年4季度的一波上漲后快速回落,至今年3月份出口平均價格為每噸1.6萬人民幣,同比下跌9%,環比下跌6%。
(二)贛州、南昌為主要出口地區。一季度,贛州市出口生豬2483噸,同比增加62.9%,環比下降30.7%,占全省生豬出口的94%,南昌市出口生豬159噸,同比下降55.1%,環比增加46.2%,占全省生豬出口的6%。
二、江西省生豬出口量升價跌的主要原因
生豬生產的周期性特點導致供大于求是豬肉價格持續回落的主要原因。2013年由于受養豬行業利好形勢驅使,各級政府為穩定豬肉價格出臺相應鼓勵養豬政策,下半年養殖戶補欄積極性提高,養殖規模快速擴大,并且生豬疫情控制情況較好,生豬存欄量猛增,到今年生豬集中出欄,市場供大于求,導致豬肉出口價格下跌。
二、當前值得關注的問題和相關建議
(一)盈虧轉換周期大幅縮短導致養殖戶經營風險加大。每次價格波動,生豬養殖行業都會經歷一次全新的洗牌,而這次似乎更猛烈一些。豬肉價格2013年以來一直低迷,持續陷入低谷期,時間較長,散戶和小養殖場抵御不住 “寒冬”被清理出養殖市場,大養殖場為降低損失,也不得不優化管理。目前江西生豬養殖規模化程度較低,當利潤較高時,養殖戶紛紛擴大規模;而價格出現低谷甚至虧損時,養殖戶紛紛轉行。由此導致生豬供給變化較大,易導致生豬價格暴漲暴跌。在這一輪持續的低迷行情中,過往的規律或許并不會靈驗,因為“豬周期”正呈現出周期縮短、幅度減小、頻率增加的新特征。據畜牧部門的統計,近兩年生豬價格均在春節前后快速下跌,從年中開始又進入上升通道直至年底,時間縮至一年就完成一次循環[1]。
(二)市場近期難以回暖。此次生豬價格從2013年第四季度就開始下跌,但當時下降幅度不大,加之元旦、春節是豬肉消費旺季,市場普遍看好行情,認為豬價反彈的幾率很大,養殖戶補欄積極性較高,繁育母豬存欄量大。進入2014年,豬肉市場消費持續低迷,進口量增加,加之提倡節儉之風,造成市場供大于求,價格一路走低。目前,雖然國家啟動了生豬收儲政策,但從收儲量來看,此次共收儲6.5萬噸,只占2013年全國累計生產豬肉量的0.12%,收儲影響杯水車薪,難以有效地撼動市場。加上夏季即將來臨,豬肉消費進入淡季,生豬市場還將繼續低迷。
(三)缺乏有力的市場引導,肉賤傷農的惡性循環依然延續。我國生豬養殖業以養殖戶為基本單位,其經營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低。市場經濟的滯后性和盲目性缺陷在養豬行業體現的非常明顯。特別是散養戶“追漲殺跌”的心理嚴重,總是逢漲補欄、逢跌清欄,致使生豬價格走不出暴跌瘋漲的怪圈,造成養殖戶在高價時無豬可賣,在低價時又不得不賤賣生豬,收入得不到有效提高。市場引導和行業預警的缺失,使得生豬生產和需求呈現周期性失衡,導致了供求無法有效對接,生豬屢現價格暴漲暴跌現象,對消費者和養豬農戶都造成了嚴重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