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了半年之久的生豬價,終于在今年頭一回有了起色。不過,伴隨著豬肉價格的蹊蹺反彈,業內幾家龍頭企業聯手做局抬高市價的傳聞不脛而走。
“目 前來看,生豬價短期升幅過大,這種暴漲是缺乏基本面的支持的。可以斷定,這是企業的人為操作,做局的痕跡比較明顯。養殖戶的惜售情緒導致價格上漲,這也是 在屠宰企業的預料之中的。換句話說,是大企業主動讓養殖戶惜售的。”分析師馮永輝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種上漲是不可能持續性的,按照預期,最快的話, 最近兩三周之內就有可能發生回落。近期采購周期一過,這些龍頭企業很有可能又會放任豬肉下跌甚至聯合壓價,從中‘高賣低買’了。”
連跌半年 20天暴漲26%
去 年下半年開始,養豬業普遍遭遇寒流,生豬價“跌跌不休”導致養殖戶陷入虧損泥潭的局面在全國范圍內上演,部分地區的生豬價格甚至突破10元大關,錄得15 年來的最低水平。根據監測數據,全國生豬均價在2013年12月2日達到15.88元/公斤的小高峰,自此之后,便一路狂跌,到2014年的4月17日, 最低只剩10.6元,跌幅達33%。
生豬價格持續下跌,首當其沖的便是上游養殖戶。
福建詔安地區的養殖戶秦某向記者表示: “場里養的幾千頭豬,從年初就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上個月最低的時候生豬出欄價每公斤僅為8.6元,平均每頭虧損400—500元。豬價半年來持續下跌,小 的養殖戶都不得不因資金鏈斷裂減產或退出養殖。現在雖然漲了四五塊,接近成本線,但因前期虧損嚴重,暫時也不得不把豬屯著,以觀后市。”
據了解,養豬行業考量盈虧有一個重要參考指標—豬糧比,即生豬價格與作為生豬主要飼料的玉米價格的比值。我國把6:1定為盈虧平衡點,高于這個點養豬戶就盈利,低于這個點養豬戶就虧損。當豬糧比低于5:1時,即代表經營進入紅色預警區,意味著養殖戶陷入深度虧損。
今年1月14日,全國平均豬糧比首次跌破平衡點,為5.92,此后一路狂降,截至今年4月30日,該指標為4.7:1,遠低于6:1這個盈虧平衡點。四月份最高豬糧比為4.8:1,整個四月份已淪陷在紅色預警區域的陰霾中。
不 過,自今年五一開始,全國生豬市場卻突然出現大逆轉,經歷了來勢洶洶的價格飆升。據卓創資訊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4月30日,全國生豬均價僅為 10.84元/公斤,經過一連20天的暴漲后,截至5月20日,平均每公斤生豬肉價格達到13.64元,短短20天內,漲幅高達25.83%。
談到豬價離奇大落大漲的原因,分析師姬光欣向記者解釋道:“首先,由于2013年、2014年初出現疫情、極端天氣等不利因素,導致仔豬的存活率低,目前階段性出欄位低,生豬供應量下降。”
在 姬光欣看來,由于前段時間豬市持續低迷,養殖戶、養殖場對未來行情并不看好,很多企業在深度虧損下,出現資金困難、斷裂等情況,為求回籠資金,已將生豬提 前拋售,集中出欄。另一方面,今年5月開始,生豬價格上漲既快又猛,養殖戶壓欄惜售的情緒非常嚴重,如此一來,豬源下降,采購的難度就更加明顯。同時,受 到美國生豬疫情影響,國外也出現了暴漲的情況,進口豬肉與國內豬肉價格產生倒掛現象,國外豬肉的價格優勢失去了,間接拉動了國內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