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內地逐漸壯大的中產階層愈加富裕,中國人對雞肉、豬肉和牛肉的消耗量迅速增加。到2050年,中國的肉類進口將飆升35倍,達1500億美元。專家稱這將引發各種嚴峻問題,包括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到哪兒去找喂養這么多禽畜的飼料。
“中國(飲食結構)已從大米轉為肉食。即便其消費方式微變,也會對海外產生巨大影響,”澳國民銀行食品和農業部門亞洲負責人帕特里克.維佐恩認為,從目前到2050年,中國將占全球糧食需求增量的40%以上。若中國將2%的豬肉消費轉向進口,將相當于美國10%的市場和澳豬肉產量的3倍,“來自中國的漣漪到了海外如同海嘯。”
美國農業部預測中國2024年豬肉產量
美國農業部一份報告預測,到2023、2024年,中國的豬肉、禽肉和牛肉的產量將增至9000萬噸,增幅為30%,“鑒于每公斤肉需3公斤飼料,喂養數量眾多且仍在增加的禽畜將是日益艱巨的任務,”并對玉米和大豆等飼料糧產生嚴峻影響。
雙匯國際去年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公司,彰顯中國的肉類需求與日俱增。美國農業和貿易政策研究所表示,中國龐大的禽畜飼養業已耗盡內地水源并加劇動物糞便污染,“將畜禽生產的環境和其他負面影響向外(國)轉移,是中國政策轉變的關鍵因素之一。”報告稱,中國禽畜飼養業正遭受來自成本上升、疾病、環保等方面的壓力。若國內產量無法維持增速,中國會進一步增加進口。
“在中國,對牛羊等反芻動物肉類的傳統需求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美國農業部稱,“隨著更多中國人熱衷這些肉類,它們將供不應求且價格將扶搖直上。從2010年起,(中國的)牛肉進口已出現激增并有望在2023年至2024年間超過75萬噸。”其影響將令人震驚且不僅局限于禽畜產業。國際糧食市場勢必受到最嚴重影響,對環境和耕地也將造成更沉重的壓力。中國的轉向,將對全世界的農民、公共健康和環境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