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成功逆襲的豬肉價格,被賦予“豬周期”起點的期待。
5月份本是生豬消費淡季,但已連跌幾個月的豬肉價格卻迎來了強反彈。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5月上旬,豬肉價格較上一周期每公斤上漲0.77元,漲幅為3.6%。5月中旬,豬肉價格繼續上漲1.7元/公斤,達到23.69元/公斤,漲幅為7.7%。與豬肉價格同一周期但更早漲價的雞蛋,5月中旬10天漲幅也達到6.3%,散裝鮮雞蛋的價格目前已經達到11.57元/公斤。
淡季反彈的背后是養殖戶極度渴望上漲的迫切心情。因為從去年四季度一路下跌過來,雖然國家啟動了兩次臨時收儲,但4月份豬肉價格仍創了新低,到了4月中旬,虧損達到極值,養一頭豬要虧損370元,實為國內養豬史上罕見。受此影響,母豬存欄當月下降105萬頭,累計下降7.72%,超出10年均值3.6個百分點,是農業部有月度數據以來降幅最大的月份。
豬肉相關研究報告2014-2018年中國豬肉松行業市場調查及投資前景咨詢報告
2014年5月2014-2018年中國豬肉精粉行業市場調查及投資前景咨詢報告2014-2018年生鮮豬肉行業“十二五”規劃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2014-2020年中高端豬肉行業國內外渠道市場發展(投資)比較分析123如今,豬肉價格上漲了,但仍然只是歷史高點的70%。而豬飼料價格卻再度刷新歷史高點。從飼料原料價格來看,小麥價格仍處在歷史高位,玉米、豆粕、菜粕價格和棉粕價格均在小步上漲,處于歷史相對高位。
目前,國內飼料需求規模大幅攀升。作為豆粕主要原料的大豆進口數量持續刷新歷史新高,今年前4月累計進口大豆2185萬噸,較上年同期的1547萬噸增長41%,增幅罕見。而用作生產動物飼料的干酒糟前4個月就進口了200萬噸,相當于去年全年進口的一半。
顯然,端穩手中“肉碗”要靠提升國內產業上游飼料行業的話語權,尤其在當前生豬飼料供應和價格問題上,國際市場仍占主導的情況下。我國是全球豆粕購買量最大的國家,年需求約8000萬噸,其中80%靠進口,而進口又多是依賴美國期貨定價,國內的豆粕、豆油價格也是緊跟美國大豆價格的走勢。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對沖基金賺足了中國需求的銀子,中國市場更多扮演了被動接受的角色。而要改變現狀,就要進一步提高國內期貨市場的國際化程度,實現主場作戰、以我為主的定價新格局。
若非如此,誰能確定在厄爾尼諾等極端天氣推動下,豬肉價格不會一下子飛上天呢?而這一情況就在2008年上演過一次。但愿這次豬肉價格上漲,在國內宏觀經濟偏冷的背景下,只是經歷一波小周期,而不是飛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