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到河源興泰種豬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代堅寫的一篇文章。他認為,養豬不如賣豬,賣豬不如炒豬,豬市幾乎成了股市。
股市是什么?人們接觸它時首先就會被告知“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因為這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大部分人只把炒股當做投資理財的一種方式,而不會投入全部身家,而養豬呢?
“豬糧安天下”。豬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產業,豬肉價更是動輒影響CPI。筆者也經常在文章中看到,某某將自己全部的積蓄用于養豬。豬價不穩,對社會,對養殖戶,乃至對消費者都是弊大于利。
計劃經濟時代,國家管控市場,消費者需要肉票才能購買豬肉,當時并不存在“豬周期”。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1985年國家放開肉價,當年豬肉產量比上年增長了13.5%,價格漲幅達34.8%,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豬周期”逐漸形成。
如果仍要國家管控市場,那是社會的退步。如何在市場經濟下,讓“豬周期”消弭、至少真的有律可循才是我們應該探討的事情。有人說,“豬周期”歸根結底是供需不平衡導致。那供需不平衡又是由什么導致的呢?
據統計,生豬出欄量每變動一個百分點,就將可能引起后期豬價6個百分點的波動。而養殖戶總是以現有市價,去預期未來的收益,往往趕不上市場變化的節奏,導致供需不平衡。那能不能有一種信息傳遞機制,讓養豬人時時刻刻掌握生豬的存(出)欄量,以便他們一邊低頭養豬,一邊抬頭看路呢?
數據顯示,我們國家有14億人口,按人均每年消費半頭豬算,全年需求量約是7億頭。如果養殖總量超過這個數字,國家就要給予引導和限制。所謂引導也就是信息的快速傳遞及相應的指導。像國家發展規模養殖一樣,信息傳遞機制的建立也將是一個長期的工程。
在股市里,沒有人能明確地告訴你能不能做,更沒有人能明確地告訴你是賺還是賠;而養豬呢?只要能夠準確把握各類信息、就可以明確知道什么時候該“入市”;什么時候得“出市”;什么時候能賺錢;什么時候會賠錢。
養豬與炒股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但為何仍讓人感覺養豬像炒股一樣?所有相關人士仍需要積極思考,仍需要努力改善,不能讓豬市真的變成股市,不能讓養豬人天天“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