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生病的時候嘴里總是會念念有詞: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可最后大多淪為了有病亂投醫的局面,不管病多大多小不管藥物對身體有無副作用,只要藥物療效好能夠藥到病除就是好藥方,說白了的藥效就只講究一個快字。
快,不管針對什么大多都是以利好的方向,但快真的可以無所不能所向披靡嗎?獸藥的科研結果難道也只是在朝著這個方向在運作嗎?
動保行業這幾年一直都給人以風生水起的感覺,但業內人士透露:其實動保行業遠沒有想象中那么好做,你所看到的成就都是在背負了太多艱辛之后的表象而已。張先生說到:動保做的是預防,獸藥大多是治療,由于有些發病是不可控的,加之多年以來養殖戶就是這樣養的,有了病才想起找獸醫,沒病的時候沒想過預防等因素,使得養殖戶的某些觀念早就根深蒂固了。
就好比農民種地用農藥一樣,得了什么病就打什么藥已經被條框化了。本身農民種地最不愿意干的就是打藥,所以即便你介紹遍了生物農藥有多好多好對環境多大利好,而化學農藥對土地對人類有多大傷害,也難以撼動農民意念里對化學農藥的堅持和固執。這就是生活方式和理念。
人們很難接受未知的東西,習慣用根深蒂固習以為常的視角來看所有的事情。遇到了病害,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在最快時間內消除。也就是憂患時想到解決,而安逸時卻不曾想過預防。
近幾年的大型養殖場的建立,使得很多先進的養殖理念被灌輸,人們不再拘泥于傳統的養殖模式,開始不斷的探究健康可持續的養殖方法,所以動保才有了一展身手揚眉吐氣的機會,可與此同時也應該看到動保行業由于過快的發展導致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問題:比如由于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不足所導致的產品以及營銷同質化的問題;還有市場運行的不規范導致行政政策的頻繁出臺等等。
獸藥的療效快也好慢也好都應該是建立在產品的基礎之上,然而由于行政政策對打擦邊球或者直接生產經營假冒偽劣獸藥行為的打擊,使得獸藥企業開始有點偏離主業,加上獸藥原料價格的上漲,使得很多獸藥企業不認真鉆研科研壓縮成本,反而投靠各種營銷公司來診斷分析以求得短時間內翻身獲益。但一部分營銷公司無文化底蘊,無長遠規劃,無具有長久保證的產品來源,屬于“三無公司”,充其量也就只能在市場上短暫出現,只有具備一定營銷思路和長遠規劃的營銷公司會才存活并且快速發展。
最近把新聞連起來看總有種悲天憫人的情懷,生活垃圾滿天飛,環衛工因為工作被撞飛,土壤環境已經嚴重惡化,霧霾天是正常晴天變成了稀有狀況。我們腳下的地球,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正在不斷被我們人類自身過快的生活節奏所踐踏。健康發展、可持續發展模式每天都在嚷嚷卻鮮少有企業有人去真正實踐,獸藥目前正處在一個改革階段,獸藥人應該認識到:任何營銷的最終結果都不敵技術營銷所帶來的收益要持久。
所以獸藥人應該盡快正確認識藥到病除的觀念,貴在堅持預防方面的科研與努力,防患于未然總要比解決已經發生的爛攤子要愜意的多。走生物性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留給子孫后代多些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