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第十二屆中國畜牧業博覽會的活動現場,記者采訪了武漢天種畜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華先生,就我國種豬育種存在的問題,及如何規避養豬業豬價大起大落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以下是采訪實況記錄,讓我們一同走進現場。
記者:各位網友大家好,這里是第十二屆中國畜牧業博覽會的活動現場,那我們現在所在的展臺位置是武漢天種畜牧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展位上,在我身邊的這位武漢天種的董事長王振華,王總,您好!
王總:您好!
記者:首先感謝您在百忙中接受咱們的采訪,因為您在養豬業這個畜牧行業內已經待得時間很長,雖然中國是一個養豬大國,但說實話,我們的水平依然還是比較落后的,相對國外來說,那針對母豬的繁育及繁殖量這一塊,您能不能針對這一塊詳細跟我們談一下。
王總:其實,我們國家對于養豬的水平,特別是母豬的生產效率是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我們本土化,自主創新的這種能力不夠,這么多年,上世紀80年代初的時候,我們國家每頭母豬的年出欄數是16頭,85、86年,但是經過30年以后,像12年、13年只有14頭,倒退了2頭,要說近30年我們規模化的程度、飼料水平、管理水平、各方面技術水平都是提高的,但為什么母豬每年出欄數降低了2頭?主要是一個什么問題,我們這30年來只是大批的從國外引種,86年我們引種只有1500頭左右,85、86年只有1000多頭不到2000頭,但13年我們接近3萬頭,但是這些豬有一個問題,這些豬在國外,在西歐、在美國它們的生產效率在本土比較高,到了中國后,它主要是適應性不行,它們有一個長時間的本土選育的過程。我們國家,怎么說呢這么多年,只要那個地方它的生產性能比價好就拼命去引,不注重本土化選育以后,這些豬還可以的,在國外有很好的表現,在國內因為環境、氣候、土壤改變了,它就不適應,你要它適應,就需要一代一代本土的選育。我們在上個月在西歐的荷蘭去看了下,我們走訪了一些農戶,養豬的農戶,其中有一個農戶,開始他的祖輩用的本土的topigs的種豬,topigs是荷蘭本土的種豬企業,但是后來中途他們發現丹麥的豬的體型好一點,他花了1000多公里去引丹麥的種豬,后來養了5年后發現不好養,適應性不行,他反過來還是用topigs的種豬,在西歐那邊只相差1000公里,覺得引進的種豬不好養,還是用本土化的topigs種豬,我們中國相差了1萬多公里,更要注重本土化,引進的種豬要注重選育。要注意選育適應中國的氣候土壤。所以我們天種公司從上世紀90年代,以前我們也是大批從國外引種,但后來90年代我們發現這個問題后,我們一代一代的選育,選育了20多代,這個豬既有歐美種豬的性能,又有中國的適應性、抗病性。我們就是要培育中國本土化種豬的第一品牌。
記者:咱們天種對外宣稱的口號一直是本土化的馴養。
王總:對,我們說的這個意思是我們閉關自守是錯誤的,全盤的西化也是錯誤的,特別是種豬一定要本土化,要把它培養成適應中國的氣候土壤,包括雞、牛、羊都是一樣, 完全崇洋媚外,自己不選育,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完全靠引進別國的種豬,別國的種,要想把這個產品做強做大是不可能的,要把世界上優秀的種與國內的資源結合起來,培養我們自己的種豬,適應我們中國的氣候土壤微生物環境的種豬,只有這樣你才能做大,才能創新,就是這個問題。
記者:天種一直以來針對種豬的馴養這塊一直堅持的原則是我們可以從國外引,但我們在引的同時,一定要注重國內本土化的馴養。
王總:對,選育,少量的選擇一些公豬,缺什么引什么,少量的引進,逐步的提高,不能操之過急,欲速而不達。
記者:通過這兩天的采訪,別的企業對這塊也慢慢的有這塊的意識了,他們現在會通過這樣一系列的軟件,打比方說瘦肉率不高或背鏢太厚,他們這塊等到去改良的時候就規避這樣的一個問題,通過這樣的一些選育,把雜交等到下一代更好一些更優化一點,咱們場子有這樣的設備以及這樣的一些軟件來統計這方面的東西嗎?
王總:生產性能這一方面的選育,中國的選育技術跟國際基本上相差不是很大,有些方面如抗病育種可能還走在前列,我們公司抗病育種也是走在前列,關鍵問題是我們的數據庫,要聯合育種的數據庫要大,我們要協作,我們整個產業鏈上是一種折痕的關系,我們應該向西歐的大麥黃瓜學習,向荷蘭的維揚食品學習,我們整個產業鏈是一種折痕的關系,甚至是一種忽悠的關系,帶來我們整個養豬產業的30年發展速度還是不快,浪費了時間。其實我們養豬人是比較辛苦的一個群體,上游的賣飼料、賣疫苗的、賣藥品的、賣種豬的企業,要賺他們的錢,甚至有些企業還忽悠他們,終端的屠宰企業、肉制品企業,你要什么價就給什么價,有時候連人帶豬一起宰。整個養商品豬這一塊是比較弱勢的群體,應該像丹麥的黃瓜一樣,把這個產業鏈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養商品豬的人參股終端肉制品,按照統一標準,統一的市場,統一的技術,統一的飼料生產安全放心的肉質品和豬肉產品,來使我們的消費樹立信心,步入一個良性的循環,但是我們現在產業鏈是一種折痕的關系,一種買賣的關系。我們天種公司現在也成立了一個合作社,我們成立了黃陂天然合作社,我們也是向這個方面走,讓養殖戶統一采購,統一銷售,另外在終端肉制品在終端這一塊我們也是開始搞,讓養豬人參股終端,作為肉制品深加工的股東,最后這些肉制品深加工的食品原料都來源自于合作社的社員,按照這種模式來一步步往前走,中國確實缺少這樣偉大的企業帶領我們養豬人一起,讓這個產業鏈健康的發展,豬價大起大落對我們養豬并不利。
記者:談到這個問題,那您針對豬價的大起大落,您想對咱們種豬企業,以及規模相對小的養豬戶有什么想對他們說的嗎?怎樣規避這個問題?
王總:規避這個問題,這是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首先我們比較中小的養豬戶要聯合起來成立合作社,他們要統一采購降低成本,統一銷售提高收入,按照統一的標準,統一的技術,統一的產品,生產統一品牌的放心的肉制品和豬肉產品,最好我們養豬人直接組織起來進入肉質品的終端,這樣你就不用怕豬價的大起大落。你要控制原料,原料是全球化的,終端是消費的問題,你生產一種安全、放心、高效、可口的那些肉制品,讓消費者放心的肉制品,因為你是按合作社的方式,統一的標準,統一的技術,自覺的遵守國家食品安全法,因為國家對食品安全這一塊越來越重視,咱們養豬人一定要把自己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我們建立自己的食品廠,肯定養豬人會自覺的遵守食品安全,主動的遵守食品安全,這樣你的產品肯定會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你的價格甚至可能會高一些,促進消費,增加它的競爭力,這樣的話,我們養豬人不會受到有些屠宰場他們的那一種就是宰,被他們宰,我們自己銷售直接進入終端市場,當然這一塊需要國家的支持,鼓勵我們這些養豬戶直接進入終端市場,當然我中小戶可能不能建立屠宰場,不能建立肉制品深加工,但我們可以聯合起來,像丹麥的皇冠,荷蘭的維揚啊,他們就是這種體制,我們中國為什么不能建立這樣的肉制品加工企業呢,這可能是我們中國養豬產業健康發展,防范豬價大起大落的必然之路,我們希望中國很多這些國家的大的搞全產業鏈的企業能帶領養殖戶不斷的向前發展,大家形成共贏的一種體制,不要只看眼前我怎么賺一大把,因為你把上游產業鏈的利潤透支光了,沒有人養豬,可能下半年或明年豬價又漲的很高,你又沒有出欄,每個人做自己擅長的事情,養豬千家萬戶還是要形成農場制,生態養殖,豬沼菜、豬沼魚、豬沼果,養殖的規模還是要適當,不要太大,太大環境的問題、疫病的問題,應該種養結合,中國還是離不開那一種農場,像西歐那種適度規模的養殖它的效率是最高的,并不是規模越大效率越高,這是一種良性循環,中國的養豬這塊到底怎么搞?包括整個產業鏈到底怎么搞?我們養豬協會也好,我們中國的領導人也好應該深入研究制定一些政策進行扶持引導,保證我們養豬業健康穩步的向前發展,避免這種大起大落,對我們行業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