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久久久久免费-久久久久毛片成人精品-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亚洲在线中文字幕2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畜牧新聞 » 正文

山西省養羊業發展思路及情況介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10-16  作者:晨曦  瀏覽次數:260
核心提示:  摘 要:山西省的養羊業在穩定數量、提高質量的發展思路下,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在北京、內蒙古等地已

摘 要:山西省的養羊業在穩定數量、提高質量的發展思路下,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在北京、內蒙古等地已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在新的形勢下,養羊業要想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必須在發展思路上做一個大的調整。
關鍵詞:養羊業;發展思路;情況介紹。

1 山西省養羊業發展現狀

“十五”期間,我省的養羊業又創歷史最好水平,進入“十一五”,養羊業又發生新的變化,不再只依賴數量的增長,而是在穩定數量、提高質量的思路下實現全省養羊業質的飛躍。2006年末羊存欄1140.7萬只,與2002年持平;出欄肉用羊682.79萬只,比2002年增加了83.54萬只,增幅14%;羊肉產量10.03萬t,比2002年增加了1.28萬t,增幅15%;羊絨產量785t,比2002年增加117t,增幅17.5%。
近幾年來,我省的養羊生產呈現出了以下三個特點:
1.1 數量穩定增長,質量逐步提高
1.1.1 存欄相對穩定,出欄緩慢提高

 

1.1.2 羊肉產量穩步提高

 

1.1.3 羊絨產量迅速提高,并逐步進入穩定發展階段

 

這期間,肉羊改良工作發展迅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肉羊改良工作大量開展,良種覆蓋率明顯提高;另一方面是肉羊育肥的比例逐漸擴大,出欄率由2000年的47%提高到2006年的57%,增加了十個百分點,胴體質量也明顯改善,由原來的以老殘羊為主向專門的育肥羊占據相當比例。
1.2 生產區域優勢進一步明顯
全省隨著規模化養羊的發展,畜牧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生產布局不斷優化,養羊業逐步向優勢區域、養殖小區和規模戶集中,肉羊生產正在由傳統養殖向現代養殖轉變,僅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2006年羊存欄就達到543.8萬只,占全省羊存欄的47.7%,羊肉產量達到5.17萬t,占全省羊肉產量的50.2%,羊絨產量499t,占全省絨產量的63.5%。
1.3 生產方式轉變加快
飼養方式逐步由放牧轉變為舍飼和半舍飼,分散飼養正向相對集中飼養方式轉變,生產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養殖小區和適度規模養殖蓬勃發展。據統計,2006年全省規模養羊戶達到42.44萬戶,年出欄肉羊682.79萬只,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04萬戶和9.26萬只,同比增長2.5%和1.37%。全省現有養羊小區326個,涉及戶數4123戶,共存欄羊77.6萬只,占全省存欄羊的6.8%。隨著全省優勢產業基地縣的建立,養殖小區和規模戶的數量將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1.4 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迅速發展
據初步統計,各基地縣現有各養羊合作社389個,養羊協會380個,帶動農戶10萬余戶,在養羊生產中發揮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如浮山縣的養羊協會,由企業和養羊戶聯合組建,種羊場提供種羊,為養羊戶提供人工授精、疫病防治等服務,明碼標價收取一定報酬作為協會的活動經費,在協會內部,大家分工明確,共同協商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共同組織產品的銷售,全縣的肉用山羊改良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肉羊的售價每千克要比周圍縣高出2~6元,人們既從中得到實惠,又增加了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

2 山西省養羊業發展存在問題

2.1 養羊業總體生產水平低,優質羊肉產量不高。
據FAO統計,全世界近幾年肉羊出欄胴體重平均為14㎏,中國為12㎏,美國為30㎏,我省為14.7㎏,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只占養羊發達國家美國(30㎏)水平的50%,高檔羊肉的比重更是不足5%。盡管近年在重點產區推廣了肉羊飼養技術和舍飼養殖技術,但傳統的生產方式還占據主導地位,養羊生產尚未從飼養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長速度慢、出欄率低、經濟效益差中解脫出來。規模化飼養程度不高,年出欄30只以上的養羊戶僅占全省養羊戶數的11.3%,養羊生產還處于小規模的散養階段,肉羊育肥工作也剛剛起步,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都有待提高。
2.2 良繁體系建設亟需加強
我省羊的良繁體系建設起步較早。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我省的細毛羊改良工作就走在全國前列,這要歸功于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良繁體系,在重點縣設立了實驗室,在開展人工授精技術推廣、冷凍精液研究生產的同時,培養了大批基層配種技術人員。但近二十多年來,除雁門關30個縣于2003年配備了部分改良器械外,全省幾乎所有養羊重點縣普遍存在各種短缺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設備短缺,大多改良站點掛靠在獸醫站,沒有自己的場所及試驗設施;而且羊的人工授精設備價低利薄,經銷單位極少。二是技術人員短缺,尤其基層鄉鎮配種站,由于配種工作辛苦、報酬低,沒有人愿意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三是技術短缺,雖然每年都有不同部門舉辦這方面的培訓班,但時間短、鍛煉少,參與人員多為不直接從事配種工作的人,而真正從事該項工作的卻很少有機會去學習提高,使得原本簡單的技術神秘化了。四是資金短缺,人工授精設備屬低值易耗品,需要不斷更新,但每年用于這方面的資金卻很少。五是種羊短缺,多數配種點無能力購買種羊,養羊戶出錢購買的種羊質量又難以保證。六是運輸設備短缺,我省的養羊生產多為分散飼養,不便于人工授精技術的推廣。
目前我省經過驗收的種羊場有17個,共存欄各品種羊8000余只,我省存欄能繁母羊645萬只,按照1:50的比例,需種公羊14萬只,而全省現有優質種公羊數量不足1萬只,但為什么各種羊場又出現賣種羊難的問題呢,我們認為主要還是人們在種羊的認識問題和利用問題上存在誤解,將生產中的失誤歸結在種羊生產上,表現在:
2.2.1 品種與種羊的概念不清,種羊質量不高。受“炒種”現象的影響,錯誤地認為凡是引進的品種就是種羊,對其缺乏適應性研究和本品種選育,不做種羊培育和種質鑒定,斷奶即以種羊價格銷售,有的連種羊檔案都沒有,所售種羊質量不高,雜交效果不明顯。種羊場雖然在短期內取得了經濟效益,但從長遠來說是自斷財路。
2.2.2 重改良,輕培育。引入國外優良肉羊品種對地方品種改良存在一定盲目性,未進行專門的配合力測定,加之不重視選育,優良基因不斷流失,群體遺傳水平逐年下降,雜交后代生產性能呈現下降趨勢。不重視地方優良品種的選育。我省現有的一些優秀地方品種,由于對品種的選育重視不夠,逐步失去其競爭優勢。
2.2.3 良種沒有實現良法,良種的生產性能沒有充分發揮,效益不高。我省的地方品種適應性強,耐粗飼,而引進的品種生產性能好,但對飼養環境和生存環境的要求也較高,要想發揮其優良的生產性能,必須為其提供適宜其生存的環境,否則,生產性能難以發揮,抗病力降低,各種疾病相繼發生,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2.2.4 對本地羊的優勢缺乏認識。北部高寒地區,羊皮質量好,用引進的肉羊品種進行雜交后,對羊皮質量影響較大;中部晉中綿羊屬肉脂兼用品種,十月齡“站羊”屠宰率可達56.40%,凈肉重達15.41kg,而且肉的風味符合人們的消費習慣。用引進品種對以上兩個品種進行雜交改良,產肉性能雖有一定提高,但增加了飼養成本,經濟效益提高幅度不大,養羊戶熱情不高。
2.3 產業發展缺乏合理的規劃
我省的肉羊、絨山羊基地大多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劃定的,雖然生產格局基本形成,但優勢并不十分明顯,有的縣徒有虛名,部分地區特別是生態脆弱地區,更是盲目引進,盲目發展,造成超載、過牧嚴重,制約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并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應就各地不同的自然條件、飼草資源、品種資源,針對本地區自身條件,重新進行市場分析和主導產業定位,優化產業發展規劃,帶動養羊業乃至整個畜牧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2.4 屠宰加工和流通環節薄弱
我省羊肉的屠宰加工和流通相對滯后,缺乏大型羊肉精深加工企業的帶動。肉羊屠宰分散,規模較小,初加工多,精加工少,難以實現產品的增值,降低了潛在效益。目前,我省80%以上的羊肉以胴體的形式銷往北京、天津、內蒙古等地,逐漸成為全國大型羊肉加工企業的原料基地,養殖及屠宰效益都不高。若將50%的產品進行精深加工,經濟效益將會在現有基礎上實現翻番,更加激發全省養羊業的加工業的發展。
2.5 封山禁牧政策對養羊業影響大
2002年底至2003年,省政府就組織相關單位進行了“全省封山禁牧舍飼養殖情況調查”,對全省實施封山禁牧措施的縣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我省最早出臺禁牧文件的是呂梁市的中陽縣和臨汾市的永和縣,這兩個縣都是國家級生態環境建設重點縣,中陽縣羊由生態建設前的1.7萬只下降到存欄只有2700只,下降了84.1%;永和縣羊由13.9萬只下降到4.9萬只,下降了64%;興縣羊存欄由25.8萬只下降到4萬只,下降了84.5%。在短短的幾個月,使全省絨山羊存欄減少了140萬只,占(2002年)全省絨山羊存欄量的58.3%,極大地喪失了絨山羊的區域優勢,產業基礎嚴重削弱,農民返貧現象嚴重。最近,省政府將出臺全省封山禁牧政策,這將對我省養羊生產帶來多大的沖擊,現在還很難預料。

3 山西省養羊業發展方向

3.1 大力推進養羊業優勢基地建設
在肉羊發展方面,要突出北中部及雁門關肉羊生產區、太行山黑山羊生產區建設,以生產優質羊肉為核心,以發展產業化經營為突破口,在重點優勢區域內實行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力爭在幾年內建成優勢羊肉產業帶,最大限度地滿足國內市場對羊肉產品的需求。
在絨山羊發展方面,以西山絨山羊生產區為重點區域,從穩定生產和減輕草地壓力的角度出發,控制絨用山羊數量,提高單產和品質,滿足國內市場需要,積極擴大出口,維護我國絨山羊及山羊絨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
3.2 進一步強化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提高養羊業良種化水平
加強種羊場建設,建立符合我省養羊業生產實際的良繁體系。按照分級建設、分級管理的原則,省級辦好原種場、市級辦好擴繁場,縣級辦好商品場的三級良種繁育體系。同時爭取實施羊的良種補貼,發揮政策導向作用,調動農民飼養良種的積極性。在注重引進國外優良品種的同時,加強新品種(品系)的培育,從引進為主轉向引進和培育并重,逐步形成以自我開發為主的育種體系。積極探索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相結合的育種新機制,扶持肉羊良種企業集團的發展,利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結合常規技術的應用,加快新品種培育。重點加強地方品種資源的保護,在保種的同時加強新品種培育和開發,逐步形成以保護促開發,以開發促保護的良性循環機制。
3.3 加快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步伐,加快養羊業科技進步步伐
加快標準化養羊小區的建設步伐,堅持良種良法相配套,提高飼養管理水平,加大疫病防控力度,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增加農民收入。通過標準化養羊小區的示范帶動作用,提高農民使用先進實用技術的積極性,普及推廣良種、高效安全養殖和標準化生產等技術。
為了應對封山禁牧政策的出臺,政府將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從政策和資金兩方面扶持養羊業的發展。做為職能部門,一方面應采取有效措施宣傳發動群眾,促進養羊生產方式的轉變,走舍飼養殖、規模養殖和小區養殖的道路;另一方面要求技術人員發揮創新精神,做好吃苦的思想準備,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新的變革中,對養羊戶進行面對面地培訓,手把手地示范,大力推廣集約化養羊技術,并對全省現有的羊品種進行全方位的摸底、調查,提出切實可行的改良方案和生產方案。
3.4 大力發展加工業,積極開拓畜產品市場
隨著養羊業的不斷發展,全省各類羊肉、羊絨加工企業也蓬勃發展,現有年加工能力在300t以上的肉羊加工企業50多個,年加工能力可達30多萬t,渾源的“恒山”、偏關的“萬家寨”、右玉的“玉羊”、“御羴”等品牌已通過農業部綠色產品認證,岢嵐的“蘆峰”牌系列帶皮羊肉是全省唯一保留出口的產品,凍帶皮黑山羊肉、羊肉顆粒、粕籽羊肉享譽國內外市場。靈丘的“平型關”羊肉系列通過山西省民族宗教局的清真食品認證和山西省商檢局的出口注冊衛生許可認證。岢嵐縣的“暖神”牌羊絨制品也銷往全國各地,受到消費者的普遍歡迎。要不斷完善相關的標準體系,加強對產品質量的監控,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重視對產品加工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支持加工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鼓勵發展肉羊產品的精深加工,爭取在短時間內將我省羊肉加工產業做大做強。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版權隱私 | 付款方式 | 免責申明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豫ICP備1802024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市| 清流县| 绥中县| 北票市| 临朐县| 肇源县| 富锦市| 永仁县| 平舆县| 昂仁县| 集安市| 贵阳市| 泗洪县| 玉林市| 汝阳县| 秦皇岛市| 永胜县| 博白县| 阜宁县| 同江市| 盘山县| 蓬溪县| 湘乡市| 晋宁县| 昌黎县| 德钦县| 南康市| 云安县| 石家庄市| 和顺县| 永春县| 延津县| 德阳市| 大悟县| 保定市| 黔西县| 岳阳县| 札达县| 大港区| 昆山市| 永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