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商巨頭馬云的觸覺早已伸出了互聯網,繼12億投資足球后,馬云又瞄準了“養奶牛”。
近日伊利股份公告顯示,由馬云聯合發起的云鋒基金及中信產業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投資者”)將參與投資伊利子公司畜牧公司,投資者將以合計不少于20億元人民幣獲得該畜牧公司60%的股權,伊利則持有增資完成后畜牧公司的40%股權。
這是近年來,“外行”對奶業的最大一筆投資。
馬云是中國最大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的創始人,伊利是中國最大的乳制品企業。業內人士分析,鑒于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和奶業的發展前景,此次強強聯手釋放出中國乳業變局的信號。
伊利方面表示,此次合作為持續長遠地提高公司原奶供應保障體系能力,加大牧場建設力度,擴展和優化奶源基地布局并化解牧場投資資金需求不斷放大的壓力,集中資源于主業,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近年來中國政府不斷出臺政策鼓勵和支持奶業發展。去年至今,政府更是接連出臺史上最嚴乳粉新規、史上最嚴進口奶粉管控等“史上最”系列政策支持奶業。
從行業前景看,近兩年奶源短缺造成供需矛盾加大,讓奶業看起來“有利可圖”。廣東省奶業協會副會長、奶業專家王丁棉說,隨著大量散戶退出,近兩年國內產奶水平下降了200萬噸左右。另一方面,未來五年內國內乳制品需求可能要翻一番達到7000萬噸,需求量呈爆發式增長態勢。“目前國內牛奶產能和需求還有10%至13%的缺口。在這種供需形勢下,再有幾個20億也不嫌多。”
和中糧集團全面接手蒙牛不同,投資者此次只專注于伊利旗下的畜牧公司而不是伊利的全產業鏈,此舉在業內人士看來,也是為了避開中國奶業中下游日益激烈的競爭。據統計,中國乳制品加工企業最多時曾超千個,目前已經進入了整合階段。6月出臺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中明確提出,到2015年底,爭取前10家國產品牌企業的行業集中度達到65%;到2018年底超過80%。
相反,2013年,在“奶荒”的驅動下,中國原奶平均價格上漲了25%左右,也讓投資者看到了更多投資奶源的利潤空間。
王丁棉估算,此次投資的20億元能建4到5萬頭奶牛的牧場,年產奶18至20萬噸,按照現有的原奶價格,年產值近10億元,預計7至8年就能收回成本,這還不包括期間增加的奶牛頭數。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高級奶業分析師宋亮指出,此前對奶業的投資主要是集中在產業鏈的中下游,但隨著利潤空間逐漸向上游延伸,投資也開始往上游轉移。“原來是下游控制上游,以后上游將逐漸強勢,甚至要控制下游。”
據了解,國內奶業下游和上游的合作在逐漸加強。近期除伊利牧場外,位于河北三河的華夏畜牧也獲得1.06億美元的注資。此外,6月輝山奶業接連和菲仕蘭、美素佳兒合作,圣牧高科在香港上市等動作,都可以看作是奶業上游投資熱的興起。
畜牧公司曾經是伊利的全資子公司,但此次引進投資者后,伊利交出了60%的股權。專家認為,此舉表明中國乳企正在回歸最熟悉的“加工者”的角色。
一些專家認為,投資者此舉對中國奶業是利好消息,一方面能完善奶業的配套設施、加速中國奶業現代化。同時,也將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讓奶業從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有利于國內奶源的快速發展壯大。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普及,互聯網的影響力開始改造傳統領域,越來越多“跨界”農牧業:前有網易丁磊養豬,聯想柳傳志涉足水果茶葉,京東劉強東賣大米等。
宋亮表示,看好馬云對乳業的投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農牧業抗經濟周期風險能力強,正是資本最理想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