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豬禽產業發展經歷了一定波折,養殖效益有所下滑,全市畜牧業生產發展呈現緩慢下滑趨勢,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蘇州市畜牧業產業結構正在發生變化。
■生豬生產總體平穩,但養殖利潤下降
盡管2013年生豬市場行情較為低迷,盈利水平偏低,但經過數年的養殖結構調整,全市生豬產能產量總體趨穩。上半年,全市生豬出欄13.3萬頭,同比增長1.9%;季末存欄18.2萬頭,同比下降5.4%,其中能繁母豬1.85萬頭,同比下降9.3%。
自 去年12月以來,豬肉價格持續下降,而同期飼料價格基本保持穩定,生豬養殖已接近盈虧平衡點,生豬養殖利潤空間較窄,從而影響了養殖戶的養殖熱情。業內人 士分析,豬肉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包括:集團性豬肉購買量明顯減少,餐飲、酒店等行業豬肉需求量明顯下降;氣溫逐漸轉暖,生豬需求不旺;居民消費結構變化, 替代品增加,市場豬肉消費需求量萎縮。
■家禽生產明顯下滑,但養羊的人多了
作為畜牧業的另一大支柱,根據統計,今年家禽存 欄、出欄明顯回落。上半年,全市家禽出欄780萬只,同比下降25.0%;季末家禽存欄361萬只,同比下降34.1%。規模養殖戶和生產經營單位數量下 降。據畜禽監測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市家禽規模戶和生產經營單位共41家,同比減少25家,減幅達37.8%。養殖戶補欄積極性不高。
與家禽生產明顯下滑不同,我市羊的養殖量上升很快。上半年,全市羊出欄1.95萬頭,同比增長54.8%;存欄3.05萬頭,同比增長27.1%;羊肉產量347噸,同比增長50.9%。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是東林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成效顯現。
■鼓勵養殖戶走循環生態養殖之路
“事實上,畜禽養殖業的轉變對太倉來說是件好事。”市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養殖量下降除了市場因素外,主要是由于近年來我市花大力氣對養殖業進行結構調整,整治垃圾豬等非法養殖,鼓勵生態養殖。
據介紹,目前太倉畜禽養殖規模已經處于飽和狀態,市農委更多地鼓勵合作社、規模養殖戶走循環生態養殖的道路,進一步壓縮粗放型的畜禽養殖規模,減少畜禽養殖業對環境的破壞。
雙鳳鎮家禽養殖大戶顧金華從去年開始有了轉變:縮小養雞規模,并開始養羊。“低端的家禽養殖沒給農戶帶來多大效益,反而污染了周邊環境。政府也鼓勵我們發展附加值高、生態的養殖業。”
市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于科技型、生態型、高附加值的畜禽養殖,我們是支持的,而且會給予補貼,畜牧業也要走轉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