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養豬場,不少人的印象是:豬扎堆,糞尿遍地……不過,這樣的場景早已成了“老皇歷”。如今,北京京郊很多生豬住進了智能化豬舍,過上了生態環保的新生活,豬場污水排放量也較以往減少了50%以上。
筆者近日在北京市大興區田家營村奧天農場了解到,該農場存欄生豬1萬多頭,年出欄2萬多頭,每年可節水5萬噸。
步入養豬場,第一感覺是干凈整潔,一排排白墻藍瓦的豬舍掩映在綠樹中,在這里看不見污水橫流,聞不到豬糞惡臭。筆者經過嚴格消毒,在經理李金英的帶領下來到豬舍,只見一頭頭活潑、干凈的小豬在圈舍里走來走去?!拔覀冞@是生態養豬,豬舍劃分了不同的功能區,飲水、排泄各有各的區域?!表樦罱鹩⑹种傅姆较蚩催^去,發現“豬廁所”的地面為漏縫地板,糞便可通過縫隙直接掉入下方的池子里,省水又省工。
對于豬場的變化,豬場工人李海江最有發言權。“以前1名工人頂多管理一棟豬舍,每天都要拉著水管沖洗一次豬糞,如今這種生態養豬模式不需要用水沖洗圈舍,省事不少,1個人能管理3棟豬舍,也較傳統養豬節水50%以上。”李海江說,除了豬舍每年能節水5萬噸外,他們還在豬舍外建起了一大三小共四個集雨池,總容量達5萬噸。下雨時,豬舍屋頂的雨水會流到屋檐下安裝的排水溝里,再順著水管匯集到地下的集雨池中。去年,豬場的集雨池共收集雨水近1萬噸,全部用于泡豬糞、制沼氣。
北京市畜牧業環境監測站副站長吳迪梅介紹說,像這樣的智能化生態養豬場,京郊已建起10個示范點,并將在大興、平谷、懷柔和密云等區縣進行推廣。同時,今年,該站還將推廣豬舍節水型飲水器,當水位低于出水口時,系統可自動補水;水位高于出水口則停止供水,使飲水器水位始終保持在一定水平,從點滴做起,節約用水保護環境。